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乱码,日本亚洲中文无线码在线观看,91精品视频免费观看,伊人久久综合

        當前位置:9136范文網>教育范文>教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2-16 10:35:17 教案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

          第一單元時、分、秒

          單元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2、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單元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第一課時時、分、秒

          教學目標:

          1.認識時間單位秒,知道1分=60秒,體會秒在生活中的應用。

          2.通過觀察、體驗等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同時滲透珍惜時間、交通安全等思品教育。

          教學重點:

          1.知道時間單位秒,理解并掌握1分=60秒。

          2.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難點:初步建立1秒、幾秒、1分的時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你們看,新年的鐘聲即將敲響,讓我們一起倒計時,十、九、

          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2.揭示:計量很短的時間,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時間單位。

          3.板書課題:秒的認識。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談話:你都知道哪些關于秒的知識?你是怎么知道的?

          2.結合學生回答引導探究。

         。1)認識秒針。

          ①出示鐘面(沒有秒針):你看到了些什么?(時針、分針、12個數(shù)字、12個大格,60個小格。)

         、诔鍪剧娒妫ㄓ忻脶槪核c剛才的鐘面有什么不同?(多了一根指針。)揭示:鐘面上最長最細的針就是秒針。

          ③觀察鐘面,秒針還有什么特點?(最細最長走得最快)

         、苷乙徽遥赫乙徽易约簩W具鐘面上的秒針,指給同桌看看。

         。2)認識1秒和幾秒。

         、俳沂荆好脶樧1小格的時間是1秒。

          ②秒針走2小格的時間是幾秒?走一大格呢?你是怎么想的?秒針走1圈的時間呢?為什么?

         。3)理解1分=60秒。

         、僬n件演示秒針走動1圈,學生邊觀察邊說出時間:1秒,2秒,3秒??58秒,59秒,60秒。

         、谡n件演示,學生仔細觀察鐘面,想一想,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蹖W生匯報,教師引導:秒針走了一圈用了多少秒?在秒針走一圈的同時,分針走了幾小格?也就是幾分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1分=60秒)

         、苣惆l(fā)現(xiàn)時、分、秒這三個單位間有什么關系?(1時=60分,1分=60秒)

         。3)認識秒表和秒的計時方法。

         、僬n件出示。

          這是秒表。一般在體育運動中用來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诮榻B秒表的`計時方法。

         、壅n件出示。

          有的電子表可以顯示到秒。你知道這個電子表顯示的時刻嗎?(6時55分57秒)④讀出電子表上的時刻。

         、菽氵知道哪些地方、哪些工具記錄以秒為單位的時間?

         。4)體驗1分鐘、1秒和幾秒

         、1分鐘有多長?

          課件播放《時間像小馬車》,猜猜播放多長時間?

          課件驗證。

          ②學生閉眼感受1分鐘。

          ③1分鐘能做哪些事?

         、1秒究竟有多長呢?

          出示鐘表滴答聲,學生閉眼感受。

          ⑤1秒鐘能做哪些事?

          學生暢談,課件出示。

          一秒鐘,獵豹在草原上可飛奔28米;

          一秒鐘,蜂鳥振翅55次;

          1秒鐘,地球繞太陽轉動29.8千米,從太陽接收486億千瓦的能量,太陽系在銀河系內運行220千米,宇宙空間里有79個星體發(fā)生爆炸結束其“生命”。

          ⑥感受幾秒

          師吟誦《明日歌》。猜一猜,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想的?

          計時驗證。

          師吟誦《長歌行》。估一估,老師用了多長時間?你是怎么估的?

          三、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1.課本第6頁第2題。

          2.課本第6頁第1題。

          3.課本第6頁第3題。

          4.課本第7頁第7題。

          四、全課總結,升華新認識

          1.課件播放《長歌行》,說說你從中知道什么。

          2.你還知道哪些關于時間的名言警句?

          3.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不清楚的嗎?

          第二課時時間的換算及計算

          教學目標:

          1、通過加深學生對時間單位的認識,發(fā)展學生的時間觀念。

          2、會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難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具準備:時鐘模型、投影儀、課件

          教學過程:

          一、猜謎游戲引入:

          1、猜謎語:矮子走一步,高個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個走半天。

          2、學生猜出謎底后,教師拿出一個鐘面模型,提問:

         、佟鞍又傅氖鞘裁础?“高個指的又是什么?”

         、凇胺轴樧咭恍「竦臅r間是多少”?“分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大格的時間是多少”?“時針走一圈的時間是多少”?

          ③“1時等于多少分”?“1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師演示課件,撥出不同的時刻,讓學生讀出時間。如:5時,3時20分,6時,9時50分等。

          4、引出課題:我們已經學會看時間,但如何計算經過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時間的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1”:2時=()分

         。1)教師:1時等于???(學生答)那2時呢?

         。2)學生合作、自主探究。

         。3)反饋

          a、60+60=120分

          b、2時就是2個60分,即60×2=120分

         。4)教師小結。

          2、完成第4頁“做一做”

          先獨立完成,再集體訂正,訂正時,可以指名學生說一說得數(shù)是多少?是怎樣想出來的?然后教師小結出時間轉換的方法。

          方法(1)時、分、秒是從大到小的單位,像百位、十位、個位一樣;

          方法(2)時、分、秒中從小單位向相鄰大單位換算,即秒向分換算,分向時換算是滿六十進一,進位原理與個位到十位、十位到百位的進位類似。

          60秒=1分(10個1=1個10)

          60分=1時(10個10=1個100)

          反過來也是一樣的。

          3、教學例2:

         。1)教師投影例2的情境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圖,說說圖意:小明7時30分離家,7時45分到校。

         。2)師:小明從家到學校用了多少時間呢?

          (3)學生討論回答,試著讓學生歸納出計算時間的各種方法:

          a、分針從6走到9。走了3大格,是15分鐘。

          b、45-30=15,是15分鐘。

          4、小結

          5、請一至兩名學生說說自己從幾點出門到學校是幾點。讓臺下的學生幫忙算一算。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第5頁“做一做”。

          集體訂正時,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鐘表上實際操作一下。

          2、填空:

         。1)50分比1時少()分,1時比45分多()分。

          (2)一節(jié)課是()分,課間休息()分,再加上()分,就是1時。

          3、競賽:

          教師口頭報時刻,如:3時至3時45分,經過幾分?學生搶答,看誰搶答得快,教師給予獎勵。

          四、全課總結,回歸評價:

          教師:現(xiàn)在是幾時幾分?我們剛才是從9時開始上課,從上課到現(xiàn)在經過了幾分?一節(jié)課40分鐘很快就過去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是啊,時間就像金子那樣寶貴,我們要珍惜每一分時間,多學一點本領,長大更好地建設祖國。

          第三課時時、分、秒的鞏固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素材,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

          2、通過練習,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一些簡單的時間計算。

          3、進一步了解數(shù)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應用,增強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信心,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時間單位的簡單轉換和求經過時間的方法。

          教學難點:用時針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3題。要求學生先估計,再實際進行驗證,驗證的數(shù)據可以由學生和家長一起完成。

          2、完成“練習一”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讓學生說一說每一題是怎么比較的,允許學生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比較,只要說得有道理就行。

          3、完成“練習一”第5題。讀讀書上的三個例子,并要求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一說做這些事情需要多長時間。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的方法,會用乘法、除法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應用意識。

          3.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熟練正確地口算和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2.用所學知識正確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整理

          1.學生閱讀教材41頁至59頁,回顧本單元學的內容。

          2.同桌互相交流。

          3.匯報:本單元學的內容。提出問題?老師引導并歸納,板書如下: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口算

          筆算:不進位乘法、進位乘法

          解決問題

          二、基本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1題。

          (1)以競賽的方式進行,學生完成后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筆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2.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在書上獨立完成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并選幾題說說口算方法,最后師小結。

          三、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58頁第2題解決問題。

          讀題,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得知道哪些條件呢?先討論再回答。

          如何列式?計算結果呢?

          獨立解決問題,并鼓勵學生尋找不同的解決方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討論并進行交流。

          最后全班匯報交流,交流時說出自己的'筆算過程。師適時板書。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交流中再次熟悉解決問題的方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2.練習十三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三第4、5題。

         。1)讀題理解題意。

         。2)討論:你選擇什么方法做,為什么?

         。3)匯報:你是怎么想的?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4)小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一定要看清問題是什么,根據問題從題中或圖中找出數(shù)據信息,再列式解答。

          4.練習十三第6題。

          (1)指導學生收集題目中的信息,分析數(shù)量關系。

         。2)獨立列式解答,集體訂正。

          【設計意圖】

          在多種形式的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獨立思考的習慣,并對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和整理,形成系統(tǒng)的認識。

          四、歸納總結

          說一說學完這單元你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3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24頁例5、例6及“做一做”,練習五第1~4題。

          【教學目標】

          1.結合題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中間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商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難點: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口算:

          3+0=

          0+7=

          8-0=

          6×0=

          0×9=

          0×3=

          師:我們已經學習了一個數(shù)加零、減零、乘零的計算方法,那么0除以一個數(shù)又會得多少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ò鍟n題:商中間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5。

          (1)課件出示例題。0÷5=

         。2)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交流。

          (3)全班反饋。明確:因為0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第1題。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什么呢?

          小結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并板書。

          2.教學例6。

         。1)課件出示例6情境圖:說說你獲得了哪些信息?

          (2)課件出示例6第(1)個問題。

         、倌銜惺接嬎銌幔扛鶕䦟W生的回答板書:208÷2=

          ②組織學生試算,思考。在試算的過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解決的?

         、劢處熝惨暎鶕䦟W生試算的情況指名板演。

          ④全班反饋。師:被除數(shù)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幾?(0)寫在什么數(shù)位上?(十位上)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寫嗎?(不可以)

         、輳娬{: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寫,因為0在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寫,商就是14,結果不正確。

         、拗v解簡便寫法并板書。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寫0,不必寫清計算過程。

         。3)例6第(2)小題組織學生試算,并將計算的過程和方法在小組中交流,討論。然后指名匯報。

          強調: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夠商1,要商0。

          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板書兩種書寫方法。

          3.師:怎樣計算商中間有0的除法呢?

          小組討論,全班反饋。

          n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這一位商0。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第2題。學生做完后,說說計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4頁“做一做”第3題。讀完題后,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練習五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商中間有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

          例6:(1)208÷2=104(2)216÷2=108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數(shù)的哪一位不夠商1,就對著這一位商0。

          【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時,我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讓學生參與知識探索、發(fā)現(xiàn)與形成的全過程,并通過體驗與感受,建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學生在試一試、辯一辯、算一算等過程中,給自己提供一種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創(chuàng)造、自我表現(xiàn)和自我實現(xiàn)的實踐機會,從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數(shù)都得0”n的規(guī)律,掌握了被除數(shù)中間有0的除法的計算方法。

          學生對于被除數(shù)中間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較容易理解,但常常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教學時引導學生進行反思:錯在哪里?怎樣避免這些錯誤?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得出在計算時每一步都要認真計算。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4

          設計說明: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了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本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1、關注對舊知的復習,為學習新知作鋪墊。

          上課伊始,設計幾組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復習題,引起學生對舊知的回憶,回顧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為下面學習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奠定基礎。

          2、關注方法的類比,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

          類比是根據兩種或兩類對象在某些方面的相似,得出它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的結論。它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類比在掌握數(shù)學概念、理解數(shù)學本質、探索解題方法等方面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并不難,它與整數(shù)的.大小比較在方法上基本相同。在教學中將研究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類比整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掌握小數(shù)大小比較的方法,實現(xiàn)知識的良好遷移。

          3、關注習題設計的實踐性,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在設計練習時,加強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現(xiàn)實、具體的情境中,應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價值。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卷尺

          學生準備卷尺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生成問題

          1、復習準備。

          我們已經學過了比較整數(shù)大小的方法,請你們在各題的___里填上“>”“<”或“=”,并說說怎樣比較整數(shù)的大小。

          1001___999 654___543 8321___8436

         。1)引導學生明確:當整數(shù)位數(shù)不同時,位數(shù)多的那個數(shù)大;當位數(shù)相同時,從最高位開始比較,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大的那個數(shù)大,最高位上的數(shù)字相同時,比較下一位上的數(shù)字,以此類推,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2)老師的身高是1米7分米,如果用小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1.7米)小明的身高是1米4分米,如果用小數(shù)表示是多少米?(1.4米)

          請同學們觀察身高,誰高誰矮?(老師高,小明矮)看來小數(shù)也是有大小的。

          2、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會了比較整數(shù)大小的方法,那么你們想知道怎么比較小數(shù)的大小嗎?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探究比較小數(shù)大小的方法。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有趣味性的問題情境,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設置復習題,將整數(shù)的大小比較和小數(shù)的大小比較進行有機的銜接,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同時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談話導入:(課件出示)學校的運動會上,小明、小剛、小強和小林正在跳高場地上進行比賽,他們使出渾身解數(shù)都想為自己的班級爭得榮譽,班里的同學們也在為他們吶喊助威。比賽結束,成績如下:

          姓名

          小明

          小剛

          小強

          小林

          成績/米

          0.8

          1.2

          1.1

          0.9

          2、提問:你能排出他們的名次嗎?

          3、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你是怎樣排列的?為什么這樣排列?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5、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注意收集信息,并適時提問,引導學生總結比較的方法。

          方法一利用小數(shù)的含義來比較。

          因為1.2米是1米2分米,1.1米是1米1分米,0.8米是8分米,0.9米是9分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二化成厘米后比較。

          因為1.2米是120厘米,1.1米是110厘米,0.8米是80厘米,0.9米是90厘米,120厘米>110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1.2米>1.1米>0.9米>0.8米。

          方法三借助測量工具進行比較。

          在卷尺上找到每個人跳高成績的刻度,根據卷尺上的位置來比較大小。觀察卷尺上的數(shù)據,得出1.2米>1.1米>0.9米>0.8米。

          師小結:同學們能把新的問題轉化成已經學過的知識進行解決,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這種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還會經常用到。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5

          教學內容:

          教材第61~62頁練習十四第6、9、10、11、1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估算方法,提高口算速度。

          2.通過估算步驟的推導,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能力;能正確進行口算,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促進思維條理化。

          3.結合形式多樣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積淀數(shù)學意識;人人參與口算,使學生佯稱積極動腦、認真口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口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6題。

          比一比,那組摘得多?

          2、練習十四第9題:奪紅旗小游戲。

          以小組為單位,按箭頭號所指的.方向開始計時。請優(yōu)勝組代表說一說你怎樣估算的。

          3、練習十四第12題。獨立完成,小組交流。

          二、估算練習

          1、練習十四第7題。

         。1)出示統(tǒng)計表,提出問題。

          (2)學生獨立完成。

          (3)全班交流。

          2、練習十四第8題。

         。1)理解題意。

         。2)小組合作,收集估算所需要的數(shù)據,估算結果。

         。3)全班交流。

          3、練習十四第11題。

          (1)指導看圖,弄清題意。

         。2)獨立完成。

         。3)組織交流。

          三、課堂小結:

          通過練習,你有哪些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 讓學生了解并學會使用24小時計時法表示時間。

          2. 初步理解時間和時刻的意義,能夠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3. 幫助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激發(fā)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學習使用24小時計時法表示時間;計算簡單的經過時間。

          【教學過程】

          一、認識24小時計時法

          1. 展示場景圖,提問:同學們,現(xiàn)在是幾點了?你們了解時間嗎?

          2. 提問:這個數(shù)表示的時間是幾點?

          3. 組織學生回答相關問題。

          4. 展示圖片場景:

          讓學生根據場景信息討論21:00是幾點,以及生活中還有哪些表示時間的方法。

          5. 教師結合實物,幫助學生理解一天內鐘表的時針正好走兩圈,一共是24小時。然后讓學生動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4小時。

          介紹24小時計時法,鐘表上的時針在一天中走兩圈,共24小時。這種計時法通常采用從0時到24時的方式。

          6. 講解一日24小時的由來。

          二、學習24小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

          1. 展示鐘面,引導學生觀察鐘面上的數(shù)字,讓他們解釋內圈數(shù)字代表什么,外圈數(shù)字代表什么。

          2. 讓學生觀察自己的鐘面,討論外圈數(shù)字和內圈數(shù)字之間的關系。

          3. 教師撥動時針,讓學生說出時間是如何表示的(例如凌晨1時,中午12時)。

          4. 教師再次撥動時針,讓學生學習下午1時到晚上12時的`24小時計時法的表示方法(下午1時,下午5時,晚上9時,晚上12時),并讓他們解釋這些時間是如何表示的。

          5. 例題分析:

          普通計時法:上午7時,中午12時,下午4時,下午6時40分,晚上9時12分

          24小時計時法:19時,23時40分

          練習后思考:普通計時法和24小時計時法有何聯(lián)系和區(qū)別?

          6. 學生互動,一個同學給出一種表示時間的方法,另一個同學回答另一種表示方法。

          三、練習加強

          1. 獨自完成練習:連接以下內容并交流各自的想法。

          2. 解答問題:

          (1)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打出手勢)

          ① 晚上18:00等同于下午8:00。

          ② 工人通常在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

         、 深夜12:00等同于24:00,也等同于次日的0:00。

          (2)教師展示一個鐘面并指向一個數(shù)字(8或10)。

          探究一下:這個時鐘顯示的時間是幾點鐘?(可能是早上8:00,也可能是晚上8:00。)

          四、總課結論

          今天這堂課,你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需要解答嗎?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交漢等活動,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2、使同學通過觀察。丈量和計算等活動,在獲得直觀經驗的同時發(fā)展空間觀念。

          3、使同學在學習活動中體會實際生活中的數(shù)學,發(fā)展對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識與能力。

          設計理念

          一、創(chuàng)設生動情境,激發(fā)同學探索的動機。

          在這節(jié)課中,通過創(chuàng)設兩只貓比散步路線的長短這樣一個實例,設置懸念,讓同學在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情境中開始學習,并且讓這個情景貫穿整節(jié)課,充沛調動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巧設數(shù)學活動,激勵同學主動探究。

          在這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為同學的`探究設計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同學通過操作。交流等豐富多樣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新意識。比方:先說怎樣可以知道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借助與自身的生活經驗,初步得同長方形周長計算有哪些戰(zhàn)略;通過猜一猜圖形的周長初步感知計算方法,培養(yǎng)了數(shù)學直覺;用自身的方法算一算圖形的周長,讓同學感悟解決問題的戰(zhàn)略多樣化;說說自身比較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等等。

          三、和時反饋反思,滲透學習戰(zhàn)略。

          在本課的教學中,對學習過程的和時反饋,對解決問題結束的和時反思,使同學能夠正確認識自身的認知過程。比方,通過反饋周長的計算方法,暗示性地讓同學注意戰(zhàn)略的優(yōu)化;用試一試的方法教學正方形的周長,讓同學感受到知識間的內在聯(lián)系。全課小結時,通過交流收獲與體會,使同學感受到勝利的喜悅。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有余數(shù)的除法”例1,例2。

          教學目標

          1、利用學生已有知識,教學豎式計算表內除法,掌握除法豎式中的各部分含義。

          2、認識余數(shù),知道余數(shù)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小組合作能力。

          4、經歷發(fā)現(xiàn)知識的.過程,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并從中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能正確地將表內除法列成豎式來計算和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理解有余數(shù)除法的意義。

          教具、學具:小方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老師說算式,學生搶答。

          54÷6= 42÷6=72÷9=

          2、最大能填幾?

         。ǎ4<25 ()×7<60 ()×4<10

          二、情境探究,感受新知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9

          一、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第11-12頁例6、例7。

          二、 教學準備

          學生了解自身體重

          三、 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本節(jié)課的重點與關鍵是讓學生建立1噸的物質概念。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可利用主題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圍繞“能否同時過橋”引導學生開展討論,讓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然后通過體驗、計算、感悟1噸的重量,并聯(lián)系身邊物體的質量,形成感知。同時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力求展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據此,制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 認識質量單位“噸”,初步建立噸的物質概念,知道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質量單位的換算;

          2、 通過體驗、觀察、比較、猜測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估測意識與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應的問題;

          3、 通過主題畫問題的解決,并聯(lián)系生活,使學生樹立安全意識。

          四、 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ㄒ唬 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 猜體重

          (1) 你知道質量的單位有哪些嗎?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2) 你估計老師的體重是多少?你是怎么估的?

          2、 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主題畫)

          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游玩,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么呢?他們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學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同時過橋嗎?

          3、提出問題

          老師:你認為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么想的?小組討論

          (學生有的認為行;有的認為不行,橋可能會斷掉。)

          師: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因為橋邊寫著“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呢?

          生:“限重1噸”就是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超過1噸就會斷掉。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ǘ 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 1噸有多重

         。1) 讓學生在小組內相互說說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

         。2) 讓學生相互背一背,感受1個同學的體重有多重;

         。3) 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約100千克)

         。4) 40個這樣的同學大約重多少千克?(約1000千克)

          (5) 師: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6) 聯(lián)系班中40個體重約是25千克的同學,讓學生感悟1噸的重量。

          2、 哪些東西大約有1噸

         。1) 一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2) 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3) 你能說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嗎?請在小組內相互說說。

         。4) 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5) 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貨車的載重量、電梯的載重量、橋的載重量等)

          3、 能否同時過橋(出示主題畫)

         。1) 現(xiàn)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

         。2) 可以怎樣過橋呢?(小組討論)

         。3) 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橋了,它們非常高興。

         。4) 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去這個地方游玩,我們能同時過這個橋嗎?為什么?

          4、 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學生嘗試完成,并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三) 鞏固、應用

         。1) 估一估,連一連(課件展示)

          大象?????鯨???????山羊

          50噸???60千克???4噸

         。2) 在一輛載重是2噸的貨車上,裝6臺重300千克的機器,超載了嗎?為什么?

          通過“猜體重”激發(fā)好勝心,復習舊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方法與能力。

          由學生喜愛的故事引入,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并展開討論,學生迫切想知道1噸有多重。

          使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到學習、探究新知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利用學生熟悉的體重,通過背一背、算一算讓學生體驗、感悟1噸的重量,初步建立1噸的質量觀念,并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量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聯(lián)系生活,進一步感悟噸的大小。

          在學生了解1噸有多重的基礎上,通過問題的解決,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讓學生自主完成,鼓勵學生多想,用自己的方法解決。

          五、 教學片段實錄

         。ㄒ唬﹦(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猜體重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質量單位有哪些嗎?

          生1:有千克、克。

          生2:還有斤。

          師:那有誰知道它們之間的關系嗎?

          生:我知道,1千克=1000克,1千克=2斤。

          師:你知道得真多,那有誰能估計出老師的體重有多重呢?你是怎么估的?

          生:我猜老師有45千克,因為我的體重是26千克,老師比我要大。

          生:我猜老師有60千克,因為我爸爸的體重是66千克,老師比爸爸要小一些。

          ……

          師:你們都猜得很有道理,也很有辦法,老師的體重是58千克。我們了解自身的體重是非常有用的,下面老師就給大家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2、創(chuàng)設情景(出示主題畫)

          師:你們看誰來了?這天陽光明媚,牛大哥、熊大哥、馬大哥和鹿老弟相約去游玩,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一條小河邊。你們看,他們在討論什么呢?他們遇到什么麻煩了嗎?

          生:馬大哥要大家一起過橋,但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他們不知道1噸有多重,大家能一起過橋嗎?

          3、探索新知?提出問題

          師:你認為他們能同時過橋嗎?你是怎么想的?小組討論。

          生1:我認為他們可以同時過橋。

          生2:我認為不行,他們太重了,橋可能會斷掉。

          師:你從哪看出橋可能會斷掉?

          生2:橋邊有個牌子寫著“限重1噸”。

          師:“限重1噸”是什么意思呢?

          生:只能是1噸,不能超過1噸的意思。

          師:那1噸又是多重呢?(學生茫然)

          師:看來要知道大家能否同時過橋,首先要知道1噸有多重。

          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噸”。

          師:噸也是一個質量單位,那么1噸有多重呢?噸與千克有什么關系呢?

         。ǘ┙鉀Q問題

          1、 1噸有多重

          師:請大家在小組內說說自己的體重,然后互相背一背,感受一下他有多重。

          師:如果1個同學的體重約是25千克,4個這樣的同學約重多少千克?

          生:約100千克。

          師:如果是40個這樣的同學呢?

          生:約1000千克。

          師:1000千克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師:請體重是25千克左右的同學站起來(挑出40位)。這40位同學的體合起來大約就是1噸。

          2、 哪些物體大約有1噸

         。ǔ鍪菊n件)師:1袋大米重50千克,幾袋大米重1噸?

          生:20袋,因為20袋大米剛好1000千克,也就是1噸。

          師:一頭豬約重200千克,幾頭豬約重1噸?

          生:5頭,因為5頭豬剛好1000千克,剛好是1噸。

          師:你還能說說生活中哪些東西的重大約是1噸呢?(請大家先在小組內說說,看誰知道得多。)

          生1:一輛大客車的重約有1噸。

          生2:我覺得2頭大水牛就有1噸。

          生3:一架飛機的重量有1噸。

          生4:飛機很大的,肯定不只1噸,大概有3噸吧。

          ……

          師:大家真棒,知道這么多東西大約有1噸重。那你認為什么樣的物體要用“噸”作單位呢?

          生:有飛機、輪船、大石頭、大象……

          小結:我們在計量較重物品或大件物品的質量時,常用噸作單位。

          師:你平時在哪些地方看到用噸作單位的嗎?

          生:貨車的車門上有寫起來。

          生:電梯上也不能坐太多人的。

          ……

          3、 能否同時過橋

          師:剛才大家知道1噸有多重了。那你們現(xiàn)在你們知道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

          生:不能同時過橋,因為他們的體重總共有1300千克,超過1噸了,他們一起過去,這橋就會斷了,他們就掉到水里淹死了。

          師:說得真棒,他們如果同時過橋的話,他們的體重就有:400+300+500+100=13000(千克)了。超過1000千克了,也就是超過1噸了,橋就會斷掉。

          師:那他們應該怎樣過橋呢?大家可以先在小組內討論一下,看哪個小組的方法最多、最好。

          生1:他們可以一個人先過去,另一個再過去。

          生2:也可以兩個人一起走。

          生3:還可以讓牛大哥先過去,然后他們三個一起過去。

          師:你們的方法真棒,牛大哥他們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過了橋,都很高興。

          師:如果我們全班同學也到這個地方玩。我們能同時過橋嗎?

          生1:不行,因為我們班40個同學的體重就有1噸了,我們全班有57人,這橋肯定受不了,會斷掉。

          生2:這橋太窄了,我們一起走不過去,會掉進水里的。

          生3:我們可以排隊走過去。

          師:你們想得真周到。我們過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你們還知道什么時候也要注意安全呢?

          生1:過馬路的時候要注意安全。

          生2:乘車的時候不能坐超載車。

          生3:我還知道坐電梯的時候,人太多了就會有危險。

          ……

          師:小朋友們知道的可真多,真了不起,這些都是我們平時要注意的。

          4、 單位換算

          3噸=??????????千克??????6000千克=????????噸

          師:你們自己會做嗎?看誰的辦法最好?

          生:3噸=3000千克,因為1噸=1000千克,3噸就是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

          生:6000千克=6噸,因為1000千克就是1噸,6000千克有6個1000千克,也就是6個1噸,就是6噸。

          師:這種方法很好,大家都是這么想的嗎?

          六、教學反思

          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是非常重要的,學生自身的體驗與生活經驗對知識的掌握起著重要作用。按照我的教學設計實施后,感悟如下:

          1、 這樣的教學過程,讓學生親歷“能否同時過橋”的問題的解決,使學生對學習有了參與熱情,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有了解決解決問題的愿望與策略,能主動想辦法解決,學生能提出不同的方法,培養(yǎng)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在建立“噸”的概念時,學生通過親身體驗、感悟,通過與身邊的熟悉物體聯(lián)系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學生掌握得比較好。

          3、 在問題的解決過程中,學生能自覺地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想到如果全班同學同時過橋的話,會很擁擠,會掉進水里,要排隊過去等。有一定的安全意識。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掌握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并能進行簡單的口算。

          2.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和熱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學習能力。

          3. 學科交叉:結合語文、科學等學科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教學重難點

          1. 教學重點:掌握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口算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口算。

          2. 教學難點:對于一些口算難度較大的題目,如何通過分步計算來簡化口算過程。

          三、教學過程

          1. 導入新知識(5分鐘)

          通過展示一些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進行口算。

          2. 講授新知識(20分鐘)

          講解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口算方法,重點講解如何通過分步計算來簡化口算過程。

          3. 練習與鞏固(25分鐘)

          讓學生進行口算練習,并在練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優(yōu)化口算過程。

          4. 拓展應用(10分鐘)

          結合實際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數(shù)學應用,如購物結賬等。

          5. 總結與評價(5分鐘)

          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總結和評價,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學習數(shù)學。

          四、教學方法

          1. 演示法:通過演示口算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口算方法。

          2. 交互式教學法:通過與學生的`互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進行口算。

          3. 問題導向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解決問題。

          五、教學資源

          1. 教學課件:通過課件展示口算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口算方法。

          2. 練習題:提供一些口算練習題目,讓學生進行練習和鞏固。

          六、教學評價

          1. 學生自評: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

          2. 教師評價: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指導。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演示口算過程、交互式教學和問題導向法等多種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三位數(shù)的加減法口算方法。但是,對于一些口算難度較大的題目,學生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難。在今后的教學中,需要更加注重練習和鞏固,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口算方法。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1

          教學導航:

          【教學內容】

          搭配(2)(教材第102頁及相關習題)。

          【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動手操作、觀察分析,掌握尋找簡單事件的組合數(shù)并用符號表示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養(yǎng)成有序、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和習慣。

          2.讓學生經歷從眾多表示組合的方法中,體驗數(shù)學方法的多樣化和最優(yōu)化。

          3.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知識,培養(yǎng)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有序地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shù)。

          教學過程:

          【新課講授】

          1.(課件出示)同學們,元旦快要到了,小紅代表我們學校去參加縣里面舉辦的跳棋比賽?墒,小紅遇到了麻煩事,為穿哪套衣服而煩惱,她左選右選,還是拿不定主意,同學們你能幫幫小紅嗎?

          2.(屏幕顯示:一件牛仔上衣、一件T恤;兩條裙子、一條褲子)哪位同學能來介紹一下小紅都有哪些上衣和下衣呢?(生答:2件上衣,3件下衣)

          你會建議小紅穿哪套衣服呢?(學生自由說,請學生說)

          3.你們提到了這么多的穿法,同學們真是有心,如果一件上衣只配一件下衣的話,一共有多少不同的搭配?(學生思考)

          此時,不少同學心里已經有了想法,我們不妨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都有怎樣的搭配方法?

          同時思考: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4.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5.匯報。(找學生來回答他們的搭配過程)

          (1)先選上衣,一件上衣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就有三種不同的穿法,另一件上衣也可以分別與三件不同的下衣搭配,也有三種不同的穿法,有2個3種不同的穿法,一共有6種不同的穿法。

          (2)先選下衣,一件下衣分別與兩件上衣搭配,有2種不同的穿法,三件下衣就有3個2種不同的穿法,也就是6種不同穿法。

          請同學們回顧剛才的搭配方法,思考:上衣的數(shù)量和下衣的數(shù)量與有多少種搭配之間有什么關系?(學生思考回答)2×3=6(種)。(板書)

          6.同學們真棒,剛才老師還給你們留了一個問題,我們在搭配的時候怎樣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學生回答)

          剛才我們通過小組討論,觀察得出來共有6種不同的搭配方法,現(xiàn)在請同學們把學具卡片拿出來,現(xiàn)在我們有一張圖,在一幅圖中怎樣表示出不同的搭配呢?(用連線)想一想連線時應注意什么?這樣做有什么好處呢?(學生回答完再課件演示)

          7.同學們,其實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走進了數(shù)學廣角,剛才你們?yōu)樾〖t搭配衣服,就是運用了我們數(shù)學廣角的知識——搭配(板書課題)。

          通過有順序的搭配可以為我們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同學們可要做個有心人,說不定你還能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并解決更多的數(shù)學問題呢?

          剛才同學們?yōu)樾〖t搭配的衣服,每一套她都非常喜歡,老師代表小紅謝謝你們,選好了衣服,小紅該吃早餐了,她又拿不定主意了,你能再幫她一次嗎?(生答)(課件出示)

          同學們請看屏幕,早餐里都有哪些飲料和點心?(生答)

          如果飲料和點心各選擇一種,一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1)下面以小組為單位,用我們剛剛學的方法,找出不同的搭配來。學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匯報。(教師強調,按一定的順序搭配)謝謝同學們的熱情幫助,為小紅解決了這么多問題,下面我們來放松一下,一起到公園里看看吧。ㄕn件出示)

          請看屏幕,公園里都有哪些景色?(生答:有猴山,百鳥園,數(shù)學樂園)

          再仔細看看從猴山到百鳥園可以怎樣走?從百鳥園到數(shù)學樂園呢?我要從猴山先到百鳥園再到數(shù)學樂園呢?一共有幾種走法?

          (1)先自己標一標。

          (2)交流匯報。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們表現(xiàn)的太優(yōu)秀了,請把你們的另一個學具拿出來,拉一拉,看看還能組成哪些兩位數(shù)?記下來,也可以把數(shù)字換掉拉一拉。

          【課堂作業(yè)】

          教材第102頁“做一做”。

          【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yè)】

          1.教材第104頁“練習二十二”第4、6題。

          2.完成《典中點》中本課時的練習。

          教學板書

          2×3=6(種)

          按一定的順序搭配,就能做到不重復不遺漏。

          教學反思:

          搭配這個知識學生比較熟練,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比較緊密,如何培養(yǎng)學生有順序的搭配是這節(jié)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jié)課力爭從兩個方面進行教學重難點突破:一是教學生首位固定法;二是教學生連線法。在教學時關鍵是讓學生體會和感悟這兩種方法的作用,既方便快捷又避免遺漏。體會越深,前后感悟越矛盾,學生就能更深刻的掌握這個知識點。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2

          一、 教學內容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和平均數(shù),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數(shù)學廣角和數(shù)學實踐活動等。

          在數(shù)與計算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以及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部分乘、除法計算仍然是小學生應該掌握和形成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是進一步學習計算的重要基礎。例如,用兩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每求一位商的步驟與用一位數(shù)除的步驟基本相同;又如,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是學習小數(shù)乘法的必要基礎。

          從本冊開始引入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內容比較簡單。此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遇到或用到有關小數(shù)的知識和問題,這部分知識的學習,可以擴大用數(shù)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范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使學生初步學會用簡單的小數(shù)進行表達和交流,進一步發(fā)展數(shù)感,并為進一步系統(tǒng)學習小數(shù)及小數(shù)四則運算做好鋪墊。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這一冊教材安排了位置與方向和面積兩個單元,這是這冊教材的另兩個重點教學內容,為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提供了豐富的素材。通過這些內容的學習,讓學生初步形成辨認方向、表達與交流物體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通過現(xiàn)實的數(shù)學活動,讓學生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探索并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進一步促進空間觀念的發(fā)展。

          在量的計量方面,這一冊進一步擴大計量知識的范圍,除了面積單位的認識外,還安排了認識較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及24時計時法。這些內容的教學可以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時間觀念,并通過實際操作與具體體驗,培養(yǎng)學生估計面積大小和時間長短的意識和能力。

          在統(tǒng)計知識方面,本冊教材讓學生初步學習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和平均數(shù)。教材向學生介紹了兩種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學習看這兩種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通過學習平均數(shù)的含義和簡單的求平均數(shù)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和實際應用,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個單元,專門教學用所學的乘除法計算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另一方面,安排了“數(shù)學廣角”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學習簡單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換思想,并能應用集合和等量代

          換的思想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養(yǎng)他們探索數(shù)學問題的興趣和發(fā)現(xiàn)、欣賞數(shù)學美的意識。

          本冊教材根據學生所學習的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安排了兩個數(shù)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探究活動或有現(xiàn)實背景的活動,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會探索的樂趣和數(shù)學的實際應用,感受用數(shù)學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意識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會筆算一位數(shù)除多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乘法,會進行相應的乘、除法估算和驗算。

          2.會口算一位數(shù)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整十、整百數(shù)乘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乘整

          十、整百數(shù)(每位乘積不滿十)。

          3.初步認識簡單的小數(shù)(小數(shù)部分不超過兩位),初步知道小數(shù)的含義,會讀、寫小數(shù),初步認識小數(shù)的大小,會計算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4.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5.認識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體會并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頃),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會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并能估計給定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

          6.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數(shù);知道24時計時法,會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tǒng)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會求簡單數(shù)據的平均數(shù)(結果是整數(shù));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8.經歷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shù)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形成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數(shù)學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體會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11.養(yǎng)成認真作業(yè)、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面積以及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和平均數(shù)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教學難點:位置與方向,面積,年、月、日

          四、教學進度表安排:

          周次 時間教學內容 課時安排

          1 2、9—2、13 位置與方向 3

          2 2、16—2、20位置與方向2+2

          3 2、23—2、27 口算除法、筆算除法3+1

          4 3、2—3、6筆算除法 4

          5 3、9—3、13 筆算除法 4

          6 3、16—3、20 整理和復習 2+2

          7 3、23—3、27簡單的數(shù)據分析、平均數(shù)2+2

          8 3、30—4、3 整理和復習、年、月、日2+2

          9 4、6—4、10 整理和復習、口算乘法 2+2

          10 4、13—4、17 口算乘法 1

          期中復習考試3

          11 4、20—4、24 筆算乘法 4

          12 4、27—5、1 整理和復習、面積 2+2

          13 5、4—5、8 面積 4

          14 5、11—5、15 面積、整理和復習2+2

          15 5、18—5、22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 4

          16 5、25—5、29 小數(shù)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 1+3

          17 6、1—6、5 解決問題、數(shù)學廣角 2+2

          18 6、8—6、12 總復習 4

          19 6、15—6、19期末復習4

          20 6、22-6、26 期末復習4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3

          教學內容

          課本第五冊第74頁例1,練習十六第1――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過程。

          2、初步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了解豎式每一步計算的含義。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學會乘法豎式的書寫格式,掌握計算方法。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體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提出問題

         。ǔ鍪局黝}圖)

          師:元旦到了。小明、小華和小英正在用彩筆畫畫,準備布置“迎接元旦”?。他們要用美麗鮮艷的彩色圖畫歌頌偉大的祖國,迎接新年的到來。從這幅圖畫中,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計算的數(shù)學問題呢?引導學生提出:他們每人都有一盒彩筆,每盒12枝。他們一共有多少枝彩筆呢?

          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3盒大約有多少枝彩筆?

          教師提問:如果我們要知道準確的枝數(shù),該怎么辦呢?

          小精靈問了:怎樣算一共有多少枝彩筆?

          二、探討交流

          請同學們說一說:

          (1)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2)12×3表示什么意思?

         。3)這道題與我們以前學過的乘法計算有什么不同?

          教師提問:這道題該怎樣算呢?

          讓小組內每個同學先思考3分鐘,在紙上算算看,能不能算出來。也可以擺出小棒(或其他學具)或畫畫圖等。如果能想出幾種算法的,就把幾種算法都寫出來。

          完以后,在小組里交流,把自己的算法說給同組的其他同學聽。

          小組長歸納一下本小組一共想出了哪幾種算法。這時教師巡回了解各組的.情況,尤其要鼓勵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積極參與小組的活動。

          全班匯報。由各小組的代表向全班同學匯報自己小組的各種算法,教師將其板演在黑板上。

          三、分類評價

          教師提出要求:現(xiàn)在同學們想出了這么多種算法,我們能不能把這些算法分分類,看看一共有幾種思路。

          估計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如下幾類:

          1.擺學具求得數(shù)。

          引導學生擺。因為一個因數(shù)是12,所以一行擺1捆零2根;因為另一個因數(shù)是3,所以擺3行,一共擺了3捆零6根,也就是得36。

          2.畫圖求出得數(shù)。

          例如畫出如下的圖:

          3.連加法。

          12+12+12=36

          4.數(shù)的分解組成。

          10×3=302×3=630+6=36

          5.拆數(shù)法。(轉化成表內乘法)

          8×3=24或7×3=21或6×3=18

          4×3=125×3=1518+18=36

          24+12=3621+15=36

          評價各種算法,組織學生議論,每一種算法是怎么算的,各有什么適用范圍。

          1.擺學具和畫圖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我們學了數(shù)學以后就應盡量使用計算的方法來算。

          2.根據乘法的含義用連加的方法也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因數(shù)的個數(shù)比較多,算起來就比較麻煩。

          3.把一個因數(shù)分解成幾個十和幾個一,分別與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再把幾個乘積加起來。這種方法不管因數(shù)是幾都能算。

          4.把一個因數(shù)拆成幾個一位數(shù),再分別和另一個因數(shù)相乘,然后把幾個乘積相加,這種方法不管因數(shù)是幾也都能算,但有時也比較麻煩。如25×6=9×6+8×6+5×6+3×6等。

          四、介紹豎式

          從剛才議論的結果來看,用數(shù)的分解組成方法來算比較簡便。那么我們能不能把這三個算式像加法豎式那樣合并成一個豎式呢?下面就請大家打開課本第74頁看看小英是怎樣列出乘法豎式的。

          先出示有部分積相加的豎式,再出示簡便豎式,并說明為什么可以寫成簡便豎式。

          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做一做”的三題,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如有發(fā)現(xiàn)錯誤,指導訂正。

          五、鞏固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十六的作業(yè)。每道題先讓學生估算,然后再用豎式計算。

          第1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為什么是用乘法計算。

          第2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是怎么算的。

          第3題讓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這道題有哪幾種算法。

          六、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在筆算時你認為要注意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學會運用數(shù)字進行編碼,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驗數(shù)字編碼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教學重難點】

          重、難點:初步學習數(shù)字編碼的簡單辦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教師:同學們,我們班有多少人?你自己的學號是多少?老師點名時,如果不叫名字怎么來區(qū)分班上的學生呢?

          揭示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數(shù)不僅可以用來表示數(shù)量和順序,還可以用來編碼。

          二、探索新知

          1、教師:同學們郵寄過信或收過信嗎?(拿出已經寫好封面的信封)仔細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同桌相互說說,然后得出:每個信封上都有兩個郵政編碼。

          教師:信封左上角那排數(shù)字代表什么?(收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教師:那么右下角那排數(shù)字代表什么呢?(寄信人所在地的郵政編碼)

          2、課件出示郵政人員介紹郵政編碼作用的信息。

          郵政編碼是我國的郵政代碼,機器能根據郵政編碼對信件進行分類,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信件郵遞的速度。

          3、教師:你想知道這些郵政編碼是怎么樣編排的嗎?

         。1)師生共同學習教材第77頁的郵編448268是怎樣編排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郵政編碼是如何編排的,對有疑問的地方,教師適時解答。

         。2)學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本地的郵政編碼。我們學校的郵政編碼是多少?它們是怎樣組成的?

          4、數(shù)字編碼——身份證號碼。

          (1)課件出示一張身份證,讓學生觀察并說說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討論后,匯報可能說出:身份證上有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發(fā)放日期和有效期、編號。

          (2)學生自學教材第77頁關于身份證號碼的內容。

          教師:從身份證號碼中你能獲得什么信息?

          指名學生說說。

          5、數(shù)字編碼——學號。

          教師:我們來給學校的每一個學生編一個學號。

         。1)請你討論一下學號中應該包括哪些信息?

          學生討論后,匯報。匯報時可能說出:年級、班級、性別、入學年份等。

         。2)根據以上內容來設計編碼的方法。

         。3)分組活動,共同探討如何編號。

          (4)以小組為單位來展示本組同學設計的學號的編排方法。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出每個數(shù)字在編碼中的含義。

          三、鞏固練習

          1、你還知道哪些郵政編碼?它們是怎么組成的?和同學交流一下。

          2、生活中的編碼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9-20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6-0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3-01

        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上冊03-13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11-09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1-17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上冊11-07

        三年級下趣味數(shù)學教案11-07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