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
新知識點:
1、理解面積的含義
2、掌握常用的面積單位
3、會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掌握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教學要求:
1、結合實例使學生理解面積的含義,能用自選單位估計測量圖形的面積
2、體會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重要怕,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頃,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
3、熟悉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4、使學生探究并掌所到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獲得探究學習的經歷;會使用公式正確計算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能估計所給的長方形、正方形面積
教學建議:
1、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加強直觀教學
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加強動手操作活動,讓學生通過手、口、眼、耳多種感官的協(xié)同活動,特別是通過動手操作,在做中學,有利于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有效地提高知識攝取的效果。在本單元的教學中,還應注意選擇各種直觀手段的優(yōu)勢,根據(jù)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具或課件,從中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具有更真實的感受,獲得實實在在的直接經驗,更有利于表象的形成。
2、變機械的學習為有意義的學習
機械的學習往往體現(xiàn)在概念教學中,機械的學習是指學生僅能記住數(shù)學概念的描述、符號,卻不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不理解有關概念的聯(lián)系,更不會靈活地運用。有意義的學習是指學生不僅能記住概念的描述或符號,而且理解它們的內在含義,了解相關數(shù)學概念的實質性聯(lián)系,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3、讓學生主動探究,獲取結論
在本單元中,有些內容探究的難度不大,結論比較容易發(fā)現(xiàn),而且便于展開直觀操作,因此是小學數(shù)學中比較適宜讓學生探究的課題,老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教學內容的特點,組織學生形展探究學習。
4、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
估算在實際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因此本單元的教材對面積的估算給予較多的關注,不僅在“做一做”中有所體現(xiàn),在練習中也有較多反映,如很多計算面積的練習,都要求學生先估計,再測量計算出面積。所以重視估測能力的培養(yǎng),也有助于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安安排:
面積和面積單位1課時
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1課時
面積單位間的進率1課時
公頃、平方千米1課時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2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106-107頁的練習十八。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2、使學生能比較熟練地筆算一位數(shù)除三、四位數(shù)的除法。
三、教學重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四、教學難點:
比較熟練地口算一位數(shù)除兩位數(shù)和一位數(shù)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數(shù)。
五、教學材料:
口算卡片。
六、教學途徑: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礎
練習
基本
1、判斷下面各題的首商是哪一位?
246÷3246÷248÷448÷6
2、筆算:
792÷6844÷4984÷3895÷5
全班學生練習,指名板演,親正時要學生根據(jù)計算法則說出計算過程。
3、口算:
84÷2=320÷8=680÷20=60÷6=4000÷2=70×8=
4、完成書上練習十八的第1題。
學生口算,比一比哪個小組算得又對又快。
1、表格題。
1、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指名回答。
2、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3、學生口算。
4、小組比賽。
出示表格。
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基本
練習
課堂
作業(yè)
這個表格是讓同學們填什么數(shù)?請同學們填表格。
3、筆算:完成練一練的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板演。
4、應用題。
。1)第5題。
請同學們先讀題,再找一找條件和問題是什么?再在書上列式計算。
。2)學生獨立完成第6題,教師單獨輔導。
5、聰明題。
請小組討論這道題目應該怎么思考?再在書上填空。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說一說你們組的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的第4題,教師批改。
1、指名回答。
2、每個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板演。
3、學生自己讀題,再列式計算。
4、教師輔導。
5、小組討論,每組派一名代表上臺發(fā)表意見。
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批改。
七、板書設計:
練習十八
84÷2=42320÷8=40680÷20=340
60÷6=104000÷2=200070×8=560
八、課后小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4時記時法的表示方法,及24時記時法簡單的時間計算。
2、培養(yǎng)學生自己的觀察比較能力,能通過小組合作制作出一張屬于自己的周末一天的安排,并通過相互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教學重點:
體會24時記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學難點:
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教學對策:
結合具體的生活情境。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舊知。
1、4:00是下午( )時
16:00是下午( )時
18:30是下午 ( )時( )分
2、晚上8時睡覺,第二天6時起床。她睡了()小時。
二、實踐活動。
1、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安排
2、學生分組討論:從小華的作息時間表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3、根據(jù)這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問題?
4、師從中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一些問題,如:做家務用了多少時間?做作業(yè)用了多少時間?到新華書店購書呢?
小組圍繞問題進行討論解決。使學生從中得到更多的啟示。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5、讓學生說說小華這樣子安排有些什么好處?或者你認為他在哪些地方安排得很好的?好在哪里?
6、指導學生說說安排周末的時候:要合理,科學,充實而有意義。
三、那么你會安排你自己的周末嗎?
如果讓你安排你覺得該注意些什么地方?學生自由說說。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
1、每個學生拿一張紙,自己動手制作自己的周末。
2、制作完后再讓學生交流一下自己的周末時間安排表,說說好在哪里?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里說說。
師可以針對學生的`各別情況進行評比,鼓勵一些安排得特別好的學生。
板書設計:周末一天的安排
○白天14小時,晚上睡覺10小時。
午睡1小時10分。
○學習2小時,航模制作1小時30分
購書1小時20分。
○鍛煉、做家務1小時。
○娛樂:4小時40分。
○每頓飯化費的時間均半小時。
課前思考:
這次時間活動主要讓學生設計并制作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分為兩個層次的活動。第一層次,引導學生觀察給出的一張周末時間安排表,要求學生利用表中的信息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并應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問題,從而鞏固對24時記時法的認識,進一步掌握計算經過時間的方法。第二層次,啟發(fā)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實際,借鑒教材給出的周末時間安排表的形式,制作一張自己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表,并通過交流,讓學生從中受到珍惜時間、合理利用時間的教育。
課后反思:
先復習已學的知識,這樣為學生學習周末一天的安排積累一定的計算方法。根據(jù)小華周末一天的生活,學生自己提出這一單元相關的數(shù)學,在這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質疑的能力。并要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因為有了小華周末安排的啟示,所以學生在自己安排的時候能夠合理,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周末。還能根據(jù)表格給出了信息,提出很多數(shù)學問題,并進行了計算,但是在計算時間上學生還不是那么熟練,需要進一步練習與鞏固。學生之間在計算經過的時間這一知識點上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在課上,我們之間進行了很多次方法的交流,讓每一位學生的知識有了互動交流的機會,也能在別人方法的啟發(fā)下,提高自己計算經過時間的能力,但由于受自己生活經驗的限制,他們之間的差異還是很明顯?赡軐W生剛接觸這一比較抽象的知識,不知通過時間的推移,會覺得難度在下降,慢慢接受這方面的知識。
課后反思:
這部分內容是對整個單元的綜合練習,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要點,鞏固知識點,熟練運用計算方法。對于前兩個問題,學生基本能運用自己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個別差異性。而在最后對小華周末安排能夠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中,學生也基本能根據(jù)前兩題的方式提出不一樣的數(shù)學問題,并能獨立解答,關于制作一張自己周末的時間安排表,由于之前已經有小華的事例,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已經不難了。但由于學生生活經驗不夠,還無法真正靈活運用。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的安排緊密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先出示小華周末一天的活動,讓學生自己思考,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這一過程,既復習了24時計時法,又進一步讓學生掌握了求經過時間的計算方法。然后組織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體驗制作時間安排表,體會24時計時法在生活中的應用,引導學生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通過小華周末一天的時間安排,進一步熟練普通記時法和24時記時法之間的換算,并且鞏固學生計算簡單時間的方法和技能。在認識水平上,學生對于簡單的24時記時法與普通記時法之間的換算還可以,但是一旦與生活聯(lián)系,稍有復雜時,特別是涉及到跨越兩天的時間計算時,學生的情況就不那么理想了,畢竟他們的生活經驗還是很少;谶@種情況,在指導學生發(fā)現(xiàn)普通記時法與24時記時法聯(lián)系的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個體差別,學生的回答千差萬別,因而教師必須,或者說只能預測學生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現(xiàn)象,而根本無法設計好學生的每次回答情況,同時要根據(jù)學生的應答情況作出及時的調整,使學生在相互的啟發(fā)下對解決問題的策略不斷修正,最后達成共識。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4
一、教學內容
第八單元“可能性”。
二、教學目標
1、通過“猜測—實踐—驗證”,經歷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過程,初步感受某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2、能夠列出簡單試驗所有可能發(fā)生的結果。
3、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教學過程
。ㄒ唬┘と
(出示盒子)
師: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神奇的盒子,里面裝著許多球,你們隨意從中摸出一個球,我一定能猜出它是什么顏色的,信不信?
生:信!
生:不信!
師:有的同學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有的不信,不如我們摸一摸!
。ǚ謩e找?guī)孜粚W生摸,教師猜)
師:我猜你摸的一定是黃球。這次摸的不可能是白球。
。看谓處煵碌亩纪耆_)
生:老師,盒子里一定都是黃球!
師:是這樣嗎?我們來看一看。(打開盒子,里面裝的果然都是黃球)你們真聰明!這么快就猜到了盒子中的秘密!
師:現(xiàn)在盒子中有9個黃球,我再加一個白球,搖一搖,摸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生:很可能摸到黃球。
生: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
師:猜一猜,摸到哪種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ò鍟嚎赡苄裕
生:黃球!
師:這只是我們的猜測,實際摸的時候是這樣嗎?不如我們試一試!
。ㄍㄟ^為學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究竟能夠出現(xiàn)什么樣的結果,只能由學生自己嘗試才能得出結論。同時,這也鞏固了二年級所接觸的關于可能性問題——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ǘ┟幻
1、實踐探索
師:每個組都有一個盒子,里面裝著9個黃球和1個白球。我們在摸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出示課件)
。ㄗ⒁猓好總組的同學按順序輪流摸。摸前要先搖一搖再摸,摸后將球放回再摸。摸到黃球打“√”,摸到白球畫“○”。)
師:開始。拷M一個盒子,一張記錄單)
2、驗證猜測
師:觀察每組的記錄單,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略)
師:當盒子中既有白球又有黃球時,摸到白球和黃球的可能性都有。因為黃球的數(shù)量多,所以摸到黃球的`可能性大(板書:大)。因為白球的數(shù)量少,所以摸到白球的可能性。ò鍟盒。。
(這樣設計,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有效地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驗證自己的猜測,感受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同時,在活動交流中培養(yǎng)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三)試一試
師:老師這里還有一些球,看看都是什么球?(出示課件)
生:8個白球,4個黃球,2個紅球。
師:將這些球都放在盒子里,搖一搖,摸的時候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很大。
生: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小。
生:摸到白球的可能性,摸到紅球的可能性最小,摸到黃球的可能性比白球小,比紅球大。
(反思在學生初步體會了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摸三種顏色的球的游戲,這樣既幫助學生進一步體會到可能性的幾種情況,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數(shù)學知識的濃厚興趣。)
。ㄋ模┻B一連
(出示:練一練第1題)
。ㄏ茸寣W生獨立思考并連一連,看看每個箱子中分別摸出一個球后結果如何。然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
(五)實踐應用
師:同學們,你看過中央電視臺“幸運52”這個節(jié)目嗎?每一期節(jié)目中,主持人李詠都會選出一名幸運觀眾進行答題抽獎的活動。在20個商標牌之后隱藏著不同的圖標。其中有14個“哭臉”,有2個50元,2個100元,1個300元和1個1000元的不同圖案。
請你猜一猜:任意推開一個商標牌,看到哪一種圖案的可能性?看到50元和100元的可能性大嗎?看到哪種圖案的可能性最?
生:(略)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我們模擬“幸運52”的現(xiàn)場,我就是李詠,你們是觀眾,在70名同學中選出一名幸運的同學。猜一猜,可能選到誰?
生:老師,我希望能選到我自己!
生:我希望能選我的好朋友xx!
……
師:選到每一位同學的可能性都有!我們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幫我們抽出今天的幸運觀眾。(出示事先準備好的,裝有每位學生姓名的抽獎盒。)
師:我宣布,今天的幸運觀眾是xx!祝賀你!你有三次選擇的機會。
(學生選擇商標,教師宣布抽獎結果。)
。ǚ此紝W生喜愛的電視節(jié)目情境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參與熱情,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悟。使學生玩游戲的同時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邮植僮
師: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個大轉盤(出示課件)。轉動轉盤,指針最有可能指向什么顏色?為什么?
生:指針最有可能指向藍色,因為藍色占的面積多。
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來當小小設計師,根據(jù)下面的語言描述,小組同學合作設計轉盤,試一試吧!
不可能指向x很可能指向x指向x可能性很小指向x藍色的可能性很小
。ㄕ故緦W生作品)
師:陳老師也設計了一個轉盤(出示課件)轉動這個盤,指針指向什么顏色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生:指針可能指向x也可能指向藍色,因為x藍色的面積同樣多。
。ǚ此歼@一環(huán)節(jié)充分體現(xiàn)學習與實踐應用相結合。前面的活動都是請學生猜、摸、試,這一活動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群策群力,應用所學知識設計轉盤,進行逆向思考鞏固知識。)
。ㄆ撸┱f一說
師:想一想,你能用“一定、經常、偶爾、不可能”等詞語說一說生活中一些事情發(fā)生的可能性嗎?
生:雞不可能下鴨蛋。
生:人一定會老,頭發(fā)可能會變白。
生:太陽不可能從西邊出來。
生:我做題時偶爾會馬虎。
生:我爸爸不喝酒,所以不可能酒后駕車。
生:我經常洗澡。
……
。ǚ此剂私馍磉呉恍┦虑榘l(fā)生的可能性,能夠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和體驗數(shù)學知識與生活的聯(lián)系。)
。ò耍┙Y束語
師:同學們,今天的課就要結束了,我們就要說再見了,說到“再見”,不知道以后我們可能不可能再見面。是一定能呢,還是可能,還是不可能呢?
生:(略)。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 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使學生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
2. 使學生能在實物圖案或簡單平面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能用合理的方法做出軸對稱圖形,進一步豐富對圖形的認識,發(fā)展初步的形象思維和空間觀念。
3. 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shù)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對數(shù)學產生好奇心、求知欲,感受軸對稱圖形的對稱美,激發(fā)對數(shù)學學習的積極情感。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拿出一張彩紙,對折后描出愛心圖一半。
談話:老師把這張彩紙對折一下,沿著這條邊剪一個圖形,你能猜出老師剪的是什么圖形嗎?(演示:剪出圖形并展開),原來是一個愛心圖。我希望三(2)班的同學們每人都有一顆愛心。(把愛心圖貼在黑板上)請你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個圖形的左右兩邊是怎樣的?
預設:(1) 左右兩邊是一樣的;(2) 左右兩邊是對稱的
小結:像這樣的圖形,兩邊是對稱的。有趣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像這樣的圖形。(板書:對稱)
[設計意圖: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一些對稱的物體,對對稱現(xiàn)象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在課的開頭,用剪紙的形式導入,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營造愉悅的課堂氛圍,為認識軸對稱圖形的教學作好鋪墊。]
二、 操作實踐,探索新知
1. 感知對稱。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像老師這樣也剪一個漂亮的愛心呢?請大家拿出剪刀和彩紙,跟老師一起剪一個這樣的圖形。
邊講解邊演示,師生共同剪出一個愛心。
談話:請大家繼續(xù)看下面的幾個圖形。(課件出示天安門、獎杯、飛機等圖片,見教科書附頁)
提問:認識這些圖形嗎?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自由回答)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自己從附頁中剪下來的這幾個圖形,折一折、比一比,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學生操作,同桌互相說一說。
反饋:誰愿意把你的發(fā)現(xiàn)說給全班同學聽?
預設:(1) 這些圖形對折后,兩邊都是一樣的;(2)它們是對稱的。
談話:像這樣對折后,圖形的兩邊完全一樣,也可以說成是圖形的'兩邊完全重合。(板書:完全重合)請大家看大屏幕(課件演示天安門圖片對折的動畫),大家是這樣對折的嗎?
再問:對折后,哪兩邊完全重合了?(引導學生體會折痕的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談話:請同學們拿出另外兩個圖形,先折一折,看兩邊是不是也能完全重合;再指一指折痕,并和同桌說一說,每一個圖形的哪兩邊完全重合。
指出:對折后兩邊能完全重合的圖形,叫做軸對稱圖形。(板書:軸對稱圖形)這條折痕所在的直線,就是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板書:對稱軸)
提問:你能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軸對稱圖形有什么特征嗎?
預設:(1) 把一個圖形對折后,如果兩邊一樣,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2) 把一個圖形對折后,如果兩邊完全重合,這個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
追問:對折后,圖形的兩邊怎樣才叫完全重合?
預設:(1) 兩邊完全重疊在一起;(2) 兩邊的大小完全一樣,形狀也完全相同。
2. 教學試一試。
出示: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方形、正五邊形、平行四邊形、圓,并按順序給圖形編號。
啟發(fā):這些平面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哪些不是軸對稱圖形?(稍停)別忙著發(fā)言,先想一想,軸對稱圖形有什么特點?要知道一個圖形是不是軸對稱圖形,可以怎樣做?(可以把這個圖形對折,看折痕的兩邊能不能完全重合)
談話:請同學們從第一個信封中拿出這幾個圖形,先動手折一折,再和小組里的同學說一說,這些圖形中,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對個別學生進行必要的指導。
反饋:通過對折,你知道哪些圖形是軸對稱圖形?(1號、2號、3號、4號、6號是軸對稱圖形)
指正方形,提問:這個正方形,為什么是軸對稱圖形?能演示一下嗎?
追問:還有不同的折法嗎?
學生演示各種不同的折法。
小結:正方形不僅上下對折兩邊完全重合,左右對折或沿對角線對折,折痕的兩邊也能完全重合。不論怎樣對折,只要折痕的兩邊完全重合,我們就說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
指平行四邊形,提問:這個平行四邊形,為什么不是軸對稱圖形?
如果學生中有不同意見,則請判斷正確的同學想辦法說服不同意見的同學。
[設計意圖: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本課教學的關鍵就是使學生理解圖形對折后完全重合的含義。在教學中,先讓學生折一折天安門、獎杯、飛機圖形,初步認識到完全重合就是左右兩邊大小、形狀完全一樣。試一試的教學,通過觀察、實踐、思考、辯論等活動,讓學生進一步加深對 完全重合含義的理解,同時體會到有些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不止一條。]
三、 及時鞏固,深化認識
1. 找一找。
(1)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談話:你能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嗎?
每一個圖形,都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可以怎樣對折,對稱軸在哪里,再通過課件演示對折的過程,驗證學生的判斷。
。2) 出示拼音字母:WO AI CHANG SHU。
談話:這些拼音字母哪些可以看作是軸對稱圖形?
學生逐一判斷,并說明理由。
提問:你知道這些拼音字母的意思嗎?
全班齊讀:我愛常熟。
2. 做一做。
談話:今天我們研究了這么多軸對稱圖形,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漂亮的軸對稱圖形?(想)請同學們拿出第二個信封中的材料,自己想辦法做出一個軸對稱圖形來。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并讓學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交流:黑板上都是同學們用剪紙的方法制作的軸對稱圖形,漂亮嗎?
小結:同學們真聰明,做出了這么多美麗的軸對稱圖形,老師向你們表示祝賀。
3. 猜一猜。
談話:下面我們來做一個猜猜看的游戲。老師把軸對稱圖形的一半蓋住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圖形嗎?
電腦出示:五角星、大眾汽車標志、工商銀行標志、漢字中等圖案的一半,學生回答后,展示整個軸對稱圖形。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設計了找一找、做一做、猜一猜三個有趣的活動,層層遞進,幫助學生及時鞏固、運用所學知識。特別是在做一做這一環(huán)節(jié)中,讓學生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動手做出一些軸對稱圖形。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手腦并用,以動促思,軸對稱圖形的特征被深深地印在腦海里,空間想象能力得到加強,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培養(yǎng),并且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四、 全課總結
提問: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軸對稱圖形,你有哪些收獲?
著重引導學生說說軸對稱圖形的主要特征,以及判斷一個圖形是否是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五、 欣賞圖片,情感體驗
談話:軸對稱圖形給人一種對稱、和諧的美感。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美麗的對稱現(xiàn)象,請欣賞。(課件播放:生活中的對稱)
談話:大家感覺美嗎?如果把它們畫下來就形成了我們今天學習的軸對稱圖形。希望同學們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課件圖、文、聲、像并茂的特點,向學生展示了生活中的對稱現(xiàn)象。美妙的圖形深深地吸引了學生,學生的思緒因插上想象的翅膀而飛揚,真切地感受到對稱的美。]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6
課例類別:部分探究
學習科目:數(shù)學/社會
學段年級:小學三年級
學習時間:2周的課外時間+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對年月日以及相關知識的理和理解,讓學生了解人類創(chuàng)造歷法、認識世界的過程。讓學生知道世界上還有許多不同的歷法,知道現(xiàn)行太陽歷的產生發(fā)展完善過程和特點。
2.通過理信息和合作交流過程,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創(chuàng)造“希望日歷”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3.通過對年月日的探索活動,使學生形成認真科學的態(tài)度;通過對科學史的側面了解,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熱情和崇敬;通過對古代歷法和人類文明史的了解,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克服妄自尊大、妄自菲薄等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二、學習資源
1.文本信息,互聯(lián)頁,介紹人們對歷法的探索過程和有關各種歷法的形態(tài)。
2.《萬個為什么(天文分冊)》,工具書,有日歷的相關介紹。
3.《少兒百科全書(自然分冊)》,工具書,有日歷的相關介紹。
4.《數(shù)學》(第6冊,第三單元),數(shù)學課本。
5.20xx年當年年歷或者月歷。
三、教學過程實錄
1.師生會話,創(chuàng)設情景。
時間:
一個朝讀(20分鐘,下同。)
目標:
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興趣,知道人類創(chuàng)造日歷的必要和艱難,為學生的自主探究作鋪墊。
過程:
教師:你多大了?你是哪一天出生的?
教師:很好。我們現(xiàn)在乘坐“機器貓”的“航時機”,時間倒退3萬年,那時候人們在做什么?注意現(xiàn)在是上午9時。
學生討論:剛起來,在吃早飯。有的學生反對:他們沒有早飯吃,他們要去找東西吃。小孩也要上學。不,那時候沒有學校,沒有書本和紙張。對,才會造紙,那時候他們不會……
教師:你們知道的真多,有的老師也不知道,現(xiàn)在請你想象一下,假如你想知道一個人多大了,什么時候出生的,你想他會怎么說?
學生七嘴八舌:他會說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不,那時候沒有年月日。沒有人告訴人時間。他會說他看見了多少次花開花落,或者多少次發(fā)大水,或者多少次下雪……
教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小就知道這么多,看的書真多,不愧為提前讀寫實驗班的學生。看來下面這些問題我不需要問了,你們自己就可以看書找資料解決。這里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了一些資料:有的需要在信息技術課上查找,我已經跟你們的計算機教師說好了,有的需要自己想辦法找。老師相信你們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
2.自主探究。
時間:
一個周的課余時間
目標:
自己找到關于年月日的產生發(fā)展相關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搜集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發(fā)給學生《年月日探究提綱》人手一份。
請同學們查閱以下資料,分小組(6人小組)認真討論后面的問題。一個星期以后匯報。
《十萬個為什么(天文分冊)》
《少兒百科全書(自然分冊)》
《數(shù)學》(第6冊,第三單元)
當年年歷、日歷、月歷。
①你認為人類最初掌握的時間單位是什么?為什么?
②怎樣叫做一天,一天是怎樣形成的?
、墼鯓咏凶鲆荒,一年是怎樣形成的?
④人類為什么需要日歷?日歷是怎樣來的?
⑤你知道要哪些不同的日歷?
、尬覀儸F(xiàn)在的日歷是怎樣來的?
、咭荒12個月、一個星期7天是人們安排的還是自然形成的?
、嘁荒365天5小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還是人們安排的?
、崮銓ξ覀兊娜諝v滿意嗎?你希望日歷是怎樣的?
⑩小明的是1993年2月29日出生的,小明的奶奶記得清清楚楚,這是怎么回事?
布置任務之后,同學們顯得異常興奮,紛紛說自己家里有這個有那個,有的說家里有計算機,有的同學說他有《十萬個為什么》。有的說他的爸爸肯定知道……同學們天天交流和炫耀著自己的“重大發(fā)現(xiàn)”。在計算機課上,同學們上瀏覽了規(guī)定的內容(我們已經下載了整個頁)。他們非常興奮,看得很仔細,做了很多筆記,當他們看:公歷的歷年平均長度與回歸年只有26秒之差,要累積3300年才差一日;古羅馬的日歷全年分10個月,一個月30天或者29天,還有70幾天是年末休息日;曾經有一年竟然有455天;7月8月都是大月竟然是皇帝定的……感到十分新鮮和驚訝。
3.小組匯報交流。
時間:
一課時。
目標:
主要能清楚以下幾個問題和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①一年365天5小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人們制定日歷盡力符合這個時間,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艱難的。
、谝荒臧才12個月,一個星期7天,一個月30、31、29、28天也是人為的。
、畚覀兊娜諝v并不完美,除了因為一年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而不是整天數(shù)以外,還有人為因素。主要表現(xiàn)在:每年天數(shù)不一樣,每月天數(shù)不一樣,每月星期不固定等。
、芪覀儸F(xiàn)在使用的'日歷是如何安排的。
、菸覀兊霓r歷大致是怎樣的。
過程:
教師:為了這一節(jié)課,同學們肯定迫不及待了,同學們肯定有很多東西想說出來,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把你知道的告訴老師。注意想好了再說,表述要清楚,可以看筆記,別人說的時候,其他同學要認真聽,尊重別人,不要隨便打斷別人的發(fā)言,有補充的要舉手。已經說過了的,不要重復。
學生交流的綜述,(盡可能保留了學生的語言)。
我們認為人類最先知道的時間單位是天,他們每天看到日出日落這就是一天;
地球自轉1圈是一天,就是24小時。地球繞太陽轉1圈,是一年,是365天5時48分46秒;
人們?yōu)榱擞涗浺恍┦虑楹桶才呸r業(yè)生產非常需要日歷,日歷是人們長期觀察太陽星星月亮的運行確定的,我們現(xiàn)在的日歷,是從古埃及人7,000多年前創(chuàng)造的日歷逐漸發(fā)展演變來的;
我們知道我們現(xiàn)在的日歷一年365天,閏年366天,一年有12個月。1、3、5、7、8、10、12是大月,每月31天,4、6、9、11是小月,每月3歟??年安排了一個閏年,今年(2年)是平年,平年2月28天。我們還知道怎么算平年還是閏年,將年份除以4,沒有余數(shù)就是閏年;
我們還知道有農歷,還有藏歷,的少數(shù)民族許多都有自己的日歷,有的還用繩子做日歷;
每年12個月,每個星期7天,這些都是人們自己定的。大月31天,小月30天,2月有時只有28天都有時有29天也是人定的,是羅馬皇帝定的,他們不喜歡2月,2月要殺犯人。7月8月都是大月也是他定的,因為那是皇帝的月份。一年365天5時48分46秒是自然的;
我對現(xiàn)在的日歷不滿意,有的時候一個月30天,有的時候一個月31天。特別是星期幾一點也不規(guī)律,比如我出生的時候(1993年3月6日)是星期六,今年的生日卻是星期三,明年是星期四,要是還是星期六多好,可以休息兩天;
我希望的日歷應該每個月天數(shù)是一樣的,每一天是星期幾也的是固定的,沒有現(xiàn)在這樣麻煩。我還知道春節(jié)是農歷的過年。農歷一年就是354天,有時卻有380多天。有時一年有12個月,有的時候一年有13個月,不怎么好;
其實人早就知道的一年是365又四分之一天;古代的科學家多數(shù)是天文學家,比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的天文學家有很多,比如祖沖之;張衡,郭守敬等等。古代科學很偉大,但是古代埃及羅馬也很偉大。
是1913年開始使用公歷。公歷也叫做陽歷,也叫做太陽歷。再過3000年,現(xiàn)在的日歷也要調整一天。
第十個問題我認為可能是奶奶記錯了?赡苁悄棠逃浀氖寝r歷日期,農歷2月有29。
4.鞏固練習。
時間:
一課時。
目標:
掌握判定平年閏年的基本方法。能應用年月日知識分析相關實際問題。二次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熱情。
過程:
第一部分:基本練習(1課時)
、傧乳喿x教材,完成課本上的練習。
學生能夠順利完成課本上的習題。
②下面的日期,某學生輸入到計算機,計算機回答:非法日期。是怎么回事?
1965年2月29日 1983年2月30日
1999年12月32日 1996年9月31日
學生知道從日歷的規(guī)定來思考問題。
③下面那些日期是有效日期:
1993年4月5日 1998年5月31日
0年2月28日 8年2月29日
1998年2月29日 4年2月29日
2100年11月31日 20xx年2月29日
第二部分:探究練習。
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
公元4000年,人類在外太空中找到一個和地球環(huán)境差不多的星球--希望。希望的資料如下:自轉一圈(一天):24小時;公轉(一年):300天(7小時整);沒有月球這樣的衛(wèi)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人類將移民到希望上,遺憾的是,地球上的歷法在希望上不適用,但是又希望保留一些地球上的生活習慣。請每個小組研究制定適合這個星球的歷法--希望歷法。要求仔細考慮,大膽設想,認真討論,廣泛咨詢,不要像我們的歷法一樣,留下千年的遺憾。一個星期以后,我們交流評選出最佳。
學生非常興奮,躍躍欲試。
5.第二次自主探究。
時間:
一個周的課外時間
目標:
創(chuàng)造出希望日歷。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過程:
學生非常積極,有的同學一下課便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有的同學查找書籍,有的同學和家長商量,有的同學還上查詢。同學們一般是按照人們制定太陽歷的思路制定日歷,因為對太陽歷的形成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對太陽歷的利弊有一定的認識。所以“希望日歷”的制定都考慮到了這樣的幾個問題。
、倜總月應當天數(shù)一樣。
、谌掌、星期應當是固定的。
、蹜敱M量考慮到地球上的生活習慣。
、芤荒昴芊譃樗募尽
由于同學之間互相交流充分,因此小組的結果逐漸趨于統(tǒng)一,還形成了幾個派別。
6.第二次交流。
時間:
一個朝讀
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能力,自我認識能力。
過程:
我知道同學們很想展示自己的希望日歷,請同學們派代表介紹自己的日歷,然后我們稍加。
第一組:
一年10個月,每個月30天,每個星期6天,每個月5個星期。
。汉芎糜洠厍蛏系牧晳T差不多,每個月星期幾都是固定的,一個星期六天一開始可能有點不習慣,但是我喜歡,盡管沒考慮季節(jié),但是這不要緊。
第二組:
一年4個月,每個季節(jié)一個月,每個月75天,一個星期7天,每個月一號都是星期一,每個月10個星期,剩下5天都休息。
。阂粋月長了點,一個星期7天和我們一個樣,每個月星期也都是固定的,還考慮了四季,每個月放長假安排有意思。
第三組:
一年12個月,每個月25天,每個星期5天,每個月5個星期。每個季節(jié)3個月。
。撼艘粋星期5天外,保留了地球上的生活習慣,很好。一個星期只有5天,要是工作3天休息2天,真成了三天打魚兩天曬,不過那時候都是機器人干活,可能不成問題。
第四組:
一年分10個月,一個月30天,每個星期7天,每個月第一天星期一,每個月4個星期,剩余的2天是公休日。
:
同第一組差不多,每個星期依然保留地球上的習慣,每個月安排兩個公休日也很有創(chuàng)意。
我們需要一個最好的希望日歷,如果我們是希望公民,我們同意使用那個日歷呢?這可是關系到千萬年的大事,我們應該搞一個全民公決,我們舉手表決好嗎?
經過表決,最終確定第三組的日歷為正式的“希望歷法”。
最后,教師,贊揚同學們的智慧,然后又提出一個問題:
“希望日歷”的公元205年(將地球人類第一次踏上希望規(guī)定為希望公元1年,大批向希望移民是公元年),人們遺憾地發(fā)現(xiàn),希望--這個人類的新家園,沒有美麗的月球,全球的人們通過集體表決一致決定給希望一個人造月球,你認為這個月球的速度應該是怎樣的?這個問題留給同學們繼續(xù)討論。
四、教學效果
通過學生的表現(xiàn),不難發(fā)現(xiàn)效果好極了。學生表現(xiàn)出極大的學習熱情,學生不僅僅了解了現(xiàn)行日歷的特點,能完成有關日歷的簡單計算,而且通過了解日歷的產生發(fā)展,體會到了人類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艱難,培養(yǎng)了學生對于科學家的崇敬和對科學的向往,通過創(chuàng)造“希望日歷”,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與人們合作交流的能力?傊@次課所取得的效果,是立體的多層次的,是常規(guī)課堂教學所不能企及的。
五、教學體會
年月日這個內容,我上過兩次,聽過4次,其中有全國知名特級教師的授課,從純粹的知識要求上說,內容簡單。事實上,我們以前上這堂課,都是直接找出年月日的編排規(guī)律,或者找出計算年月日的數(shù)學模型。對于為什么這樣,曾經是怎樣,以后會怎樣等等,該不涉及。這就是典型的“掐頭去尾燒中段”,后果就是:學生根本成了裝知識的簍子,不知道為什么,更不知道要問為什么。我問了許多人(包括大人、小孩、高中學生):你知道為什么7、8月都是大月,而2月只有28天呢?他們的回答很簡單:日歷上就是這么寫的;可能與地球和太陽的位置有關;自然的;沒有一個人說是人們自己規(guī)定的。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形成了不問所以、唯書本是崇的書生,談何創(chuàng)造?
單是就知識上說,以前的教學,因為學生的知識不是自主建構得到的,因此難以牢固,不得不用一些口訣(比如: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或者拳頭來記住大月和小月。但是建構主義認知理論告訴我們,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學習情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這次課的,正因為遵循了建構主意認知理論,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全新的教學設計方法和全新的教設計。所以學生不知不覺地清楚了七月和八月都是大月,因為他們知道:七月是羅馬國王居里(july)的月份,八月是羅馬國王奧古斯都(august)的月份。
總而言之,探究式學習的生命除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本身,更重要的是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得到的東西,這就是所謂忘光了所學的知識之后剩下的東西。還是那一句話:學到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學到的。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7
教學內容:課本P8--P9
教學目標:
1.能獨立分析和解決用小數(shù)加減計算可以解決的簡單問題,并能正確處理小數(shù)加減計算過程中需要進位或退位的算法問題。
2.體驗只需估算就能解決的那些問題的特征,培養(yǎng)估算意識,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教學重點:探索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笑笑要到郵局去寄書,請同學們算算她的郵費是多少?
二、玩中學。
1.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問題。
學生獨立觀察,理解題意,列出算式。
2.結合情境進行估算,解釋估算的過程。
。1)學生估算大約一共需要付多少元的郵費?在多少元和多少元之間?
。2)同伴一起討論剛才自己思考的結果,解釋估算的過程。
以往學生的估計沒有太多的限制,這次讓學生說出估計的`結果在多少元至多少元之間,也可以說一定不會多于多少元,一定不會少于多少元,有個別學生可能會有困難,要注重方法的指導。
(3)全班交流估算的結果。
3.探究小數(shù)加減法(進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
。1)學生自主選擇算法,獨立計算1.6元+12.4元。
。2)比一比計算與估算的結果。
(3)議一議計算小數(shù)進位加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4)完成“試一試”第1題,再說一說計算小數(shù)退位減法時應注意什么。
。5)完成“試一試”第2題。
三、學中做。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鼓勵學生先用心算寫出結果,再用豎式進行驗算。
2.森林醫(yī)生。完成“練一練”第2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3.完成“練一練”第3題。
關注有多少學生自覺選擇估算來解決問題。
將問題改為“小明帶40元買這兩本書,還剩多少錢?”讓學生進行計算。
四、做中得。
1.完成“練一練”第4題。
學生獨立完成,說一說解題思路。
2.完成“練一練”第5題。
學生提問時,鼓勵學生從新的角度提出新穎的數(shù)學問題。這些問題包含了更多的信息,也許
提出的問題暫時解決不了,但解決問題的愿望會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動力。
五、總結。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調查與交流,使學生了解常用的質量單位及計量工具。
2.在估一估、稱一稱、掂一掂的實踐活動中感知1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克”的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對物品質量的估計能力,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建立“克”的概念。
教學準備
1毖生進行課前調查,了解一些物品的質量及秤。
2弊急柑炱健⒌繾映印2分硬幣、1克鹽及一些較輕的物品。
教學過程
一、組織交流,了解單位與工具
1繃私庵柿康ノ
課前,老師請大家去了解一些物品有多重,誰愿意把了解到的信息與大家交流?
學生交流。
老師把學生說的物品的質量寫在黑板上:如,200克、280克、1 000克、2公斤、1千克、2斤、1斤、10克、50克、4噸……
教師指出:這里的克、公斤、千克、斤、噸都是計量物品輕重的單位。其中的公斤、斤、兩是中國傳統(tǒng)的計量單位,一直沿用至今?、千克、噸是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咱們將要研究的內容。
2比鮮豆ぞ
在調查活動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工具可以稱出物品有多重?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隨機出示教科書第1頁圖上的各種秤,并作必要的補充與說明。
二、動手操作,認識克
1苯淌Τ鍪疽恍∩籽危ㄖ1克),估一估它的質量
請學生想一想,要用什么工具來稱?
經過討論,學生確定要用天平來稱。
2苯檣芴炱
出示天平,介紹天平的'使用方法(強調指針左右擺動得一樣就平衡了)。
3背蒲
教師示范用天平稱出這一小勺鹽的質量是1克。
用手掂一掂1克的鹽,說一說感受。
4蹦闃道2分的硬幣有多重嗎?誰來估一估
學生用天平稱出2分的硬幣重1克。用手掂一掂,說一說感受。
5畢胍幌耄生活中還有哪些物品大約重1克
拿出學生能想到的一些輕的物品。
6碧致郟耗閎銜什么情況下使用克作單位
三、課堂活動
1狽腫榛疃:稱學習用品
先估一估,再稱一稱,然后用手掂一掂,并填寫記錄單。
2倍懶⒆饕擔看圖,填一填(教科書第2頁)
指導學生看清每格表示100克。
四、全課小結(略)
五、課后延伸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9
教案內容: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繼續(xù)教學三年級數(shù)學,通過兩年半的學習,學生的數(shù)學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扎實,個別學生思維比較靈活,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也較濃,但也有個別學生懶散,接受力不強,成績不太理想,本學期將重點抓好后進生的培養(yǎng)。
二、教學內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轉乘法觀察物體千米和噸軸對稱圖形認識分數(shù)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統(tǒng)計認識小數(shù)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shù)與代數(shù):
·會口算整百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商是整百數(shù)或整十數(shù))、比較容易的幾百幾十除以一位數(shù)、比較容易的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
·能筆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包括商中間、末尾有0的情況)、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包括列比較簡便的豎式計算兩位數(shù)乘整十數(shù)),能筆算一位小數(shù)的加、減法。
·能估計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商是幾百多或幾十多,估計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積大約是多少。能說出估計的過程與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個整體的.幾分之一或幾分之幾,初步理解幾分米是十分之幾米、幾角是十分之幾元。
·能結合具體情境理解一位小數(shù)的意義,能讀寫一位小數(shù)和比較兩個一位小數(shù)的大小。
·認識年、月、日,能區(qū)分大月、小月,能判斷平年、閏年,能計算一個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數(shù)。
·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認識千米、噸。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噸:1000千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空間與圖形:
·能指出由4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拼搭成的物體的三視圖,能根據(jù)比較簡單的視圖要求拼搭物體。
·結合實例感知生活中常見的平移、旋轉、對稱現(xiàn)象,認識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能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圖形平移,能動手制作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結合實例理解面積的含義。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選用適宜的面積單位估計、測量、表達圖形的面積。探索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公式,能計算或估計有關的面積。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
統(tǒng)計與概率:
·結合實例了解平均數(shù)的意義。
·會求一組簡單數(shù)據(jù)的平均數(shù)(限結果是整數(shù))。
·會用平均數(shù)描述一組數(shù)據(jù)的狀況
會用平均數(shù)對兩組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
2.數(shù)學思考方面。
·經歷在實際情境中認識分數(shù)、小數(shù)的過程.學習用數(shù)描述、表達現(xiàn)實世界中的現(xiàn)象,發(fā)展數(shù)感。
·經歷利用已有的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驗探索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與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數(shù)加、減法的過程,發(fā)展抽象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在應用數(shù)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理解一些常見的數(shù)量關系,發(fā)展抽象思維。
·在簡單的物體及其三視圖的相互轉化活動中,在研究平移、旋轉、對稱現(xiàn)象的數(shù)學活動中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0
【學習目標】
1.了解圓周角的概念.
2.理解圓周角的定理:在同圓或等圓中,同弧或等弧所對的圓周角相等,都等于這條弧所對的圓心角的一半.
3.理解圓周角定理的推論:半圓(或直徑)所對的圓周角是直角,90的圓周角所對的弦是直徑.
4.熟練掌握圓周角的定理及其推理的靈活運用.
設置情景,給出圓周角概念,探究這些圓周角與圓心角的關系,運用數(shù)學分類思想給予邏輯證明定理,得出推導,讓學生活動證明定理推論的正確性,最后運用定理及其推導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學習過程】
一、 溫故知新:
(學生活動)同學們口答下面兩個問題.
1.什么叫圓心角?
2.圓心角、弦、弧之間有什么內在聯(lián)系呢?
二、 自主學習:
自學教材P90---P93,思考下列問題:
1、 什么叫圓周角?圓周角的兩個特征: 。
2、 在下面空里作一個圓,在同一弧上作一些圓心角及圓周角。通過圓周角的概念和度量的方法回答下面的問題.
(1)一個弧上所對的圓周角的個數(shù)有多少個?
(2).同弧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否發(fā)生變化?
(3).同弧上的圓周角與圓心角有什么關系?
3、默寫圓周角定理及推論并證明。
4、能去掉同圓或等圓嗎?若把同弧或等弧改成同弦或等弦性質成立嗎?
5、教材92頁思考?在同圓或等圓中,如果兩個圓周角相等,它們所對的弧一定相等嗎?為什么?
三、 典型例題:
例1、(教材93頁例2)如圖, ⊙O的直徑AB為10cm,弦AC為6cm,,ACB的平分線交⊙O于D,求BC、AD、BD的長。
例2、如圖,AB是⊙O的直徑,BD是⊙O的弦,延長BD到C,使AC=AB,BD與CD的`大小有什么關系?為什么?
四、 鞏固練習:
1、(教材P93練習1)
解:
2、(教材P93練習2)
3、(教材P93練習3)
證明:
4、(教材P95習題24.1第9題)
五、 總結反思:
【達標檢測】
1.如圖1,A、B、C三點在⊙O上,AOC=100,則ABC等于( ).
A.140 B.110 C.120 D.130
(1) (2) (3)
2.如圖2,1、2、3、4的大小關系是( )
A.3 B.32
C.2 D.2
3.如圖3,(中考題)AB是⊙O的直徑,BC,CD,DA是⊙O的弦,且BC=CD=DA,則BCD等于( )
A.100 B.110 C.120 D.130
4.半徑為2a的⊙O中,弦AB的長為2 a,則弦AB所對的圓周角的度數(shù)是________.
5.如圖4,A、B是⊙O的直徑,C、D、E都是圓上的點,則2=_______.
(4) (5)
6.(中考題)如圖5, 于 ,若 ,則
7.如圖,弦AB把圓周分成1:2的兩部分,已知⊙O半徑為1,求弦長AB.
【拓展創(chuàng)新】
1.如圖,已知AB=AC,APC=60
(1)求證:△ABC是等邊三角形.
(2)若BC=4cm,求⊙O的面積.
3、教材P95習題24.1第12、13題。
【布置作業(yè)】教材P95習題24.1第10、11題。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1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3.體驗數(shù)學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結合具體生活情境,感受并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1克的實際質量,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質量觀念。
【教學難點】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進行簡單的換算。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輕重:
1.下面那些話是表示重量的?
2.實踐體驗。再請學生掂一掂桌上或帶來的物體,感受物體的.輕重并互相說一說。
二、實踐體驗,建立概念
1.認識秤。
問:你見過下面哪幾種秤
2.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觀念。
你知道哪個是重量單位嗎?
觀察圖像,看看他們在說什么?
3.總結:生活中,我們常用千克和克表示物體有多重!
、欧Q一稱。
、频嘁坏。
、枪酪还。
、日乙徽。
⑸猜一猜。
、柿嘁涣。
、苏f一說。
4.單位換算。
、抛寣W生通過稱一稱、算一算等活動,理解1千克=1000克。如可以通過稱2袋500克的鹽,也可以稱5袋200克的米等活動。
、朴谩発g”表示“千克”,用“g”表示克,并讓學生說說再哪兒看見過這種符號。
三、拓展應用
1.說一說哪些物品大約重1千克?說出下面的物品各重多少克?
2.2kg=()g4000g=()kg
7kg=()g8000g=()kg
3.算一算
4.想一想:1千克的棉花和1千克的鹽比較,哪個重些?
四、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本節(jié)課中有何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2
教學內容:
13-15頁圖示和例1
教學目標:
1、在實踐操作活動中理解掌握一位數(shù)除法(被除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都能被除數(shù)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確、熟練地口算簡單的除數(shù)是一位數(shù)的'除法。 3.在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中學會傾聽與反思。
重點難點:
通過分木棍的實踐操作活動,讓學生理解、掌握幾十幾除以以位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幾個十?500里有幾個百?
(2)25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39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
3、教師談話收入課題。
1、出示第13頁主題圖,教師:問根據(jù)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怎樣運算?
2、出示例1。
(1)趙大伯3次能運完60箱,平均每次運多少箱?
觀察:如用小棒來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樣分?怎樣列式?每份有多少?(學生實踐操作,得出結論。)
3、分好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們又怎樣口算60÷3呢? 結合學生匯報,
5、教師板書: 這樣算 6÷3=2 60÷3=20
6、試一試。(學生獨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寫出結果。
(2)說說口算方法。
三、教學例1第二個問題
1、出示第二個(2)問題 60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6÷3=2 600÷3=200
3、試一試。
360÷6 640÷8
四、教學例1第三個問題
1、出示第三個問題 240÷3你能口算得出結果嗎? 先獨立思考,然后在組內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結合學生匯報,出圖驗證并板書: 這樣算 24÷3=8 240÷3=80
五、鞏固練習
1、口算下列各題,并說說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課堂小結
在這堂課上你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yè)
17頁1.2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3
【教學目的】
1.在拼搭和觀察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操作和空間想像能力。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體驗并初步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所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一定的指令正確搭出立體圖形,能正確運用上、下、左、右等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過程】
一、操作活動一(根據(jù)指令搭立體圖形)
1.通過多媒體演示“淘氣”和“笑笑”搭立體圖形的過程,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說說游戲的方法,老師說明游戲的規(guī)則和要求。
2.師生游戲。教師發(fā)出指令,學生嘗試搭立體圖形,進一步體驗游戲的方法。指令有:“橫著擺2個”,“左側正方體上方豎著擺3個”,“在最右側的.正方體的前面放一個”等等。
3.學生同桌間游戲?梢宰屢晃粚W生發(fā)出指令,另一位搭立體圖形,然后交換。
4.學生交流。教師在巡視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典型操作活動進行交流。
二、操作活動二(提問、判斷并搭出立體圖形)
學生同桌間開展游戲。要求學生通過盡可能少的提問來搭出正確的立體圖形。
提問:你搭的立體圖形用了幾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幾個正方形?
回答:用了3個正方體,從正面看是3個正方形。
提問:從側面看是幾個?
回答:2個。
提問:上面的方塊在左邊還是右邊?
回答:右邊。
是這個圖形。
三、操作活動三
教師講解三視圖,讓小組學生根據(jù)三視圖信息完成立體圖形的搭建。
四、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教師針對學生的活動合作情況進行升華。學生說一說:今天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4
教材分析:
教材是在學生認識整數(shù)和小數(shù)的基礎上,第一次接觸分數(shù),對分數(shù)的意義不易理解。根據(jù)三年級學生思維發(fā)展特點,教材從學生熟悉的簡單問題出發(fā):一個蛋糕平均分給兩個人,每人分得多少?怎樣表示呢?讓學生討論用什么方式來表示“一半”,這個討論的過程,一方面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原本學過的數(shù)不夠用了,感到學習新知識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大膽創(chuàng)造表示“一半”的方法。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出分數(shù)。教材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自主學習的素材,如:“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練一練”等,不僅是為了激發(fā)興趣,更重要的目的是學生需要在自主的數(shù)學活動中理解數(shù)學,體驗數(shù)學,讓學生在自主參與的活動過程中,完成對知識的構建。學好本節(jié)課知識對后續(xù)學習有關分數(shù)的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情分析:
由于三年級學生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要方式,同時第一次接觸分數(shù),所以教學時要充分利用直觀圖進行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把分數(shù)與具體的`圖形建立聯(lián)系,建立分數(shù)的表象,使學生真正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一、建立分食品使學生感知在平均分時不能得到整數(shù)結果,要表示這樣的結果就要改造一種新的數(shù)表示,于是就產生了分數(shù),使學生了解分數(shù)的產生過程。
二、通過對半個蛋糕表示方法的研究,通過用不同方法表示半個蛋糕,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并對各種表示方法進行優(yōu)化,滲透優(yōu)化是數(shù)學研究。
三、通過折紙表示一張紙的1/2的實踐活動,使學生感知折的方法不同、一半的形狀不同,但是才可以用1/2表示,再通過為什么都可以用1/2表示的研究,使學生進一步明確1/2的意義,建立起準確的分數(shù)的意義。
四、通過讓學生研究:還可以表示一張紙的幾分之幾,使學生明白通過折紙不但可以表示一張紙的1/2,還可以表示1/4、1/8、1/3……拓展分數(shù)的范圍,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
教學目標:
1、初步理解分數(shù)的意義,體會學習分數(shù)的必要性。
2、會正確讀、寫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3、會用折紙、涂色等方法表示簡單的分數(shù)。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充分理解1/2的意義。
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15
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小)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能力目標: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與能力。
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
教具準備:小黑板、幻燈。
教學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同學們知道,在偏遠山區(qū)有很多貧困的學生,今天咱們學校要搞一個活動,為他們獻“愛心”。
二、探索新知:
1、出示:華夏小學同學捐出576本故事書,送給6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
2、試著列式解決。
3、估計商是多少,在小組內說一說估計的.過程。
4、列豎式計算,引出被除數(shù)百位上的“5”比除數(shù)“6”小怎么辦?
5、學生獨立計算,在小組內交流計算過程。
6、全班交流,講清算理。
7、進行驗算。
三、拓展應用:
1、試一試:
。1)如果把這些書送給4所希望小學,先估計平均每所小學分到多少本,再算一算。
。2)王老師有100元,最多可以買幾盒拼圖,還剩多少元?
四、小結: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了什么知識?(由學生自己進行總結)
課后反思:
本節(jié)課要使學生探索并掌握三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被除數(shù)最高位上的數(shù)比除數(shù)。┑挠嬎惴椒,并能正確計算。結合具體的情境進行估算,逐步培養(yǎng)估算意識與能力。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相關文章:
三年級的數(shù)學教案09-0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6-24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6-07
三年級人教版數(shù)學教案上冊11-07
三年級下趣味數(shù)學教案11-07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對稱》04-11
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面積》04-10
三年級下數(shù)學教案模板01-06
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教案06-13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