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使學生經(jīng)歷9的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了解乘法口訣的來源,加深對乘法口訣的意義的理解,同時通過觀察、比較等活動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的規(guī)律。并利用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熟記口訣。
2.經(jīng)歷編制9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將多種口訣記憶方法歸納總結,滲透數(shù)學學習方法。
3.體會主動探索帶來的學習樂趣,在數(shù)學學習中感受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
教學重點
讓學生自主編寫9的乘法口訣,探究發(fā)現(xiàn)乘法口訣中蘊含的規(guī)律并熟記口訣。
教學難點
探究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及其規(guī)律,熟記口訣。
學科素養(yǎng)
觀察能力、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情境引入
。ㄒ唬、課前準備
師:你們看過動畫片《西游記》嗎?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部動畫片中的主題曲吧,看誰聽得最仔細,能找出歌中的數(shù)字。(播放視頻)
師:你們發(fā)現(xiàn)歌詞中有那些數(shù)呢?
生1:孫悟空有七十二般變化。
生2:還出現(xiàn)了“八十一難”。
師:是啊!孫悟空用八九七十二般變化與妖魔做斗爭,師徒四人經(jīng)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了真經(jīng)。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說不定就與這些數(shù)有關呢。
(二)、準備鋪墊
師:首先大家來看,老師在方格里寫了一個9,再看老師寫一個數(shù)(18),有哪個同學知道9加上多少等于18?
接下來學生根據(jù)每次加9的規(guī)律,把這列數(shù)填完,匯報交流,教師再逐步完成表格填數(shù)。同學們了解到這些數(shù)都與9有關后,引出課題:9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
用大家熟悉的音頻引入新課,符合兒童心理特點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符合低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利用方格呈現(xiàn)依次加9的得數(shù),使學生對9的口訣的由來作好了鋪墊。
二、探究新知
。ㄒ唬、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師:9這個數(shù)字很特別,當我們數(shù)數(shù)的時候數(shù)到9,再數(shù)一個數(shù)是10,9和10挨得很近,這里有一些方格,大家來數(shù)數(shù)看有幾個?出示方格的ppt
師:像這樣的規(guī)律,我們的同學能自己接下去發(fā)現(xiàn)嗎?
(二)、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要求:組長分配每個組員解決兩道題,由組長記錄。記錄完畢后,共同觀察整個表格,討論出求幾個9的計算技巧。 由小組長進行匯報。
學生匯報基礎上總結:幾個9就是幾十減幾。
【設計意圖】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讓學生連續(xù)加“9”,結合五角星圖,運用減法計算幾個9相加的和,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體會口訣的來源,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發(fā)現(xiàn)9的倍數(shù)與整十數(shù)思維關系,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遷移能力、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
。ㄈ、觀察比較,感悟口訣的來源,自主編寫口訣。
師:請大家把減法算得的得數(shù)與加法算的的得數(shù),比一比,是否一樣?
追問:1個9是9,你會把它編成一句口訣嗎?指名編,教師板書:一九得九
2個9是多少?怎么編?指名編,教師板書:二九十八
你們能繼續(xù)編下去嗎?學生在書上將例題中的口訣編完整,然后指名匯報,全班核對。
。ㄋ模⒄乙(guī)律
師:從一九得九開始出聲地讀一讀9的乘法口訣,邊讀邊思考這些口訣有什么規(guī)律。
我們試著背一遍9的乘法口訣。
【設計意圖】
讓學生觀察、比較,發(fā)現(xiàn)9的乘法口訣的編寫規(guī)律,并通過用規(guī)律和乘法的意義等知識讓學生在頭腦中不斷辨析,從而豐富對9的乘法口訣的感知,這樣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靈活思考問題和創(chuàng)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加法思維、減法思維和比較思想。
三、鞏固練習
。ㄒ唬┻\用游戲,及時鞏固。
對口令游戲:師生先對口令;再同桌對口令。
游戲結束后問:你覺得哪句最好記?哪一句或哪幾句比較難記?
七九是多少,你能教教我嗎?六九不知道該怎么辦?
八九也不記得呢?前后兩句都不記得,怎么辦?
只會算減法怎么辦?
(二)練習手指操
手指還可以幫助我們記口訣,播放手指操。原來九的乘法口訣就是不一樣,它藏在我們小朋友靈巧的雙手上。如果不記得,就可以用手指幫助我們記憶。現(xiàn)在我想知道九的乘法口訣能夠全部會背的同學舉手。指名一名同學背。很多同學都想背,你把眼睛閉上,如果你哪一句不記得了,你可以睜開眼睛,悄悄看黑板。我們一起來背一遍。
【設計意圖】
讓學生運用多種感官參與記憶口訣,這樣既可以利用口訣的'整體結構記憶,又使學生在模仿活動中感知9的乘法口訣記憶方法的多樣,體現(xiàn)了“寓教于樂”的教學原則。
四、學以致用、深化理解
1.你能根據(jù)一句乘法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嗎?每個同學選一句口訣試一試。同桌間交流
2.小組pk賽
每組準備15個乘法口訣卡片,哪一組最快完成哪一組獲勝。
3.接下來我們做一道例題,你能很快寫出這道題的算式嗎?
生:一條龍舟上有九個人,九條龍舟應該是九個九,所以應列式9×9=81
生:九九八十一
教師:其實不光賽龍舟里藏著9的乘法口訣。很多有意思的故事中也能找到我們學過的口訣教師用課件播放門釘?shù)墓适拢?/p>
具體如下:在古時候,大門上門釘?shù)臄?shù)量是很有講究的;蕦m城門上的門釘,每扇門上有9排,一排9個,一共九九八十一個。為什么用9呢,那是因為在古代,“9”是最大的陽數(shù),象征著“天”,所以,皇宮的門釘,都是九九八十一個。但是唯獨東華門的門釘少一排,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那個時候的文武百官上朝都走東華門,這門是給文武官員準備的,所以少了一排門釘,剩八九七十二個啦。然后王府的門釘是七九六十三個;到了公侯家,就不能用9了,是七七四十九個;再到官員,連7都不能用,是五五二十五個…最后到咱們老百姓家,一個都不能有!不信?你們去看看,只要不是官府,多闊的財主家,那門修得再漂亮,門上也不能有一個門釘,所以古時候將貧民百姓角“白丁”,“白丁”的叫法就是真么來的。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活動利用學過的數(shù)學知識來解決的問題,體現(xiàn)了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五、結束語
師:下課之后,同學們再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有趣的現(xiàn)象可以用9的乘法口訣來解決。你要如何來解決呢?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2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求相同加數(shù)和的應用題的結構和數(shù)量關系.
教學難點
使學生真正掌握此類應用題的結構.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
1.口算.
2×3= 2×5= 4×2= 5×1=
5×3= 4×3= 5×5= 1×4=
2.列式計算.
。1)3個4相加是多少?
。2)5個2相加是多少?
3.師:大家已經(jīng)學習了1~5的乘法口訣,學會了計算相應的式子題和文字敘述題.今天,我們要一起來研究一些生活中的問題,看誰能夠應用前面所學的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
4.教師板書課題:應用題
新授
1.出示例8(教師板書)
同學們澆樹,每個人澆4棵,3個人一共澆多少棵?
2.分析解答例8
(1)讀題,找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要求的問題各是什么?用小圓片擺一擺,表示出題目中的意思.
學生可以答出:每個人澆4棵,有了3個人,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一個學生說,另一個學生在黑板上板貼小圓片.)
(2)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樹應該怎么想?(學生回答:每個人澆4棵,也就是1個4棵,有3個人澆樹,就是澆了3個4棵.要求一共澆了多少棵,也就是求3個4是多少.)
(3)問:要求3個4棵是多少,應該用什么方法解答?該怎樣列式?說一說為什么要這樣列式?
學生邊回答教師邊板書:4×3=12(棵)
口答:一共澆了12棵.
3.進一步理解例8算式的意義.
師問:誰來說一說,算式中的每個數(shù)分別表示什么意思?
。ㄋ闶街械4表示每個人澆了4棵樹,也就是一份是4,算式中的3表示有3個人再澆樹,也就是有相同的3份,算式中的12表示3個人一共澆了12棵樹,也就是3個4是12.)
4.講解例9
。1)出示例9(教師板書例9)
小明買了3個扣子,每個5角錢,一共用了多少錢?
(2)師:讀題,已知條件是什么?要求的'問題是什么?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敘述板貼:
。3)師:看圖思考,要求一共多少分應該怎樣想?用什么方法解答?怎樣列式?說說為什么? (分小組討論)
。4)匯報解答方法.(小組同伴分工完成下面的任務:一人負責口頭列式,一人負責板書列式,一人負責說為什么這樣列式.)
。5)再次說明列式中每個數(shù)表示的意義.(算式里的5表示每個扣子5角,3表示買3個扣子,一共是3個5角,要求3個5角是多少應該用乘法計算)
教師要求:
。1)在規(guī)定的時間里,根據(jù)個人的不同情況,能完成幾道題就完成幾道題.
。2)如果在規(guī)定時間里,完成了所有的題目后,可以思考以下問題:
這幾道題有什么共同的特點?(都是用乘法解答的;這幾道題都是求幾個幾是多少.)
這幾道題還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如果每一道題都能用兩種方法解答,你更喜歡哪一種方法,為什么?
歸納質疑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大家有什么收獲?
1、乘法算式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迅速的計算.
2、求幾個幾用乘法計算.
3、求幾個幾還可以用加法來計算,但是用乘法計算起來比用加法計算更簡便.
4、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求幾個幾” 的文字敘述題和應用題.其實把文字敘述題加上不同的事情就是不同的應用題.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會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3.通過開放、發(fā)散性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平均分問題的兩種不同情形。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表達、思考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難點體驗分東西的方法多樣性,且有不同的策略,培養(yǎng)數(shù)感。
教學準備掛圖、每人20個圓片。
教學板塊教與學預設
一、情景創(chuàng)設
1.談話:淘氣家里來客人啦,媽媽拿出了一些蘋果招待客人,要淘氣把蘋果分一分。板書
二、問題探究
1.出示12個蘋果圖片和4個盤子圖片貼在磁力板上。
2.問:看到了什么,能幫淘氣分一分嗎?
3.老師收走盤子,問:現(xiàn)在沒有盤子了,還可以怎樣把這些蘋果平均分呢?A老師巡視,指導B老師邊聽匯報邊板書:
三、體驗感悟
嘗試第1題你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基本練習。試一試第2題,幫助學生弄清題意
四、實踐應用
試一試第4題1.出示做操圖2.還可以怎樣排?
五、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的開心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六、布置作業(yè)
34頁的試一試。
板書設計
分蘋果
平均每個盤子放3個
每個盤子里放2個,可以放6個盤子
教后隨記
這節(jié)課是一節(jié)計算課,相對比較枯燥,但是我加入了玩手指游戲,以及很有意思的flash,增加了很濃的趣味性。但是遺憾也可以說是不成功的地方就是沒有時間展示出來。由于前面的小組活動以及小組匯報時間過長,導致后面的內容沒有時間進行,而恰好后面的內容才是整節(jié)課出彩的地方。難過!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教材第69頁例2、例3及練習十六、第3題、第5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觀察簡單立體圖形的活動,使學生理解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形狀是不同的。
2.通過對立體圖形的觀察,使學生能夠辨認從立體圖形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形狀。
3.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過程與方法
通過引導學生操作,觀察,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學生學會辨認從不同方向觀察到的物體形狀。
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教法與學法:
教法:談話法。
學法:小組研討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若干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復習引入。
。ㄒ唬┙處熌贸鲆粋公雞的玩具,讓學生從不同位置觀察。
師:為什么是同一個玩具我們看到的形狀不同呢?
學生回答:因為觀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狀也不同
(二)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的教具,讓學生說出名稱。
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有關立體圖形的知識。
板書課題:觀察立體圖形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從前后左右觀察物體,看到的物體的形狀不一定相同,為下面學習觀察立體圖形做準備。
二、探究新知。
。ㄒ唬⒄n件出示例2主題圖。教學例2
1.觀察長方體的形狀。
師:小英、小剛、小強三位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觀察一個長方體。
師:跟上節(jié)課學習的一樣嗎?也是從前、后、左、右四個方向觀察長方體的形狀嗎?
生:不是。
師:這三位同學是怎樣觀察的?
生:小英在側面觀察。
生:小剛在正面觀察。
生:小強從上面觀察。
師:老師給他們拍了個照片,瞧,照片出來了,動動腦筋,這三張照片分別是誰拍到的?
生:第一張是小英拍到的。第二張是小剛拍到的。第三張是小強拍到的。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為小英是從側面看的,因為小剛是從正面看的,因為小強是從上面看的。
師:說的真棒,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
2.觀察學過的立體圖形(正方體、圓柱、和球) 。
(1)合作探究,直觀感知。
小組活動:將立體圖形擺放在桌子中間,組內同學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
(2組內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樣的圖形。
3.全班交流。
(1)觀察正方體。
小組活動:將正方體擺放在桌子中間,組內同學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
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樣的圖形。
設疑:為什么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交流: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正方體,看到的形狀相同,都是正方形。)
。2)觀察圓柱體。
小組活動:將圓柱體擺放在桌子中間,組內同學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
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樣的圖形。
設疑:為什么看到的圖形不一樣?
交流: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圓柱體從正面和側面看都是長方形,從上面看是圓形。)
。3)觀察球體。
小組活動:將球擺放在桌子中間,組內同學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
全班交流:我站在什么位置看到了什么樣的圖形。
設疑:為什么看到的都是圓形?
交流:通過剛才的觀察,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球從每個方向觀察,看到的都是圓形。)
4.小結。
正方體和球從不同的`位置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長方體和圓柱從不同的位置看過去是不一樣的;從不同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中,學生將用眼觀察和動手操作結合起來,在親身經(jīng)歷中體驗,直觀地感受到每種學過的立體圖形正面、上面、側面的形狀,發(fā)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5.知識應用。
。1)連一連。
小烏龜、小狗、小鸚鵡在觀察冰箱,它們眼中的的冰箱是什么樣的?
指名回答、教師連線。
。2)填一填。
長頸鹿和小猴子也來觀察冰箱,這次老師在冰箱上放了一個餅干盒,長頸鹿從上面觀察,小猴子從正面觀察,它們眼中的的冰箱又是什么樣的?填一填。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從正面、上面、側面觀察物體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課件出示例3主題圖。教學例3
1.(1)猜猜看。
課件出示:我看到的立體圖形的一個面是正方形,這個立體圖形是我們學過的,它可能是什么?
學生在組內討論、猜測,并說出理由。
(2)匯報交流。
。3)討論:我們單憑一個面能不能確定這是什么物體?
小結:這個立體圖形可能是正方形,還可能是 一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內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探索和應用知識,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性。
2.(1)猜一猜
課件出示:從正面看一個立體圖形,看到的是長方形,這個立體圖形可能是什么?
學生在組內討論、猜測,并說出理由。
(2)匯報交流。
(3)討論:我們單憑一個面能不能確定這是什么物體?
小結:這個立體圖形可能是長方形,還可能是圓柱體。
【設計意圖】結合教材內容,用“猜一猜”的方式,讓學生始終保持積極的態(tài)度探索和應用知識,感受到數(shù)學的趣味性。
總結:只看到物體的一個面,不能判斷這個立體圖形的形狀是什么樣的,只有把從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狀進行綜合,才能形成立體圖形的完整表象。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
1.完成教材第70頁練習十六的第3題。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完成教材第71頁練習十六的第5題。
以小組為單位,用準備好的小正方體擺一擺,再分別從正面、上面和側面看一看,把自己看到的形狀在練習本上畫出來,并說一說看到的形狀,最后獨立完成連一連。
【設計意圖】通過“擺一擺”的活動,讓全體學生真正動起來,教師隨時參與到各組的活動中去,從實物到圖片,遵循了由形象到抽象的認知規(guī)律,幫助學生掌握全面、正確觀察立體圖形的基本方法。
四、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發(fā)現(xiàn)從不同方向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我們以后觀察物體時,應從多個方面、全方位的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jié),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會比較準確。
五、課堂作業(yè):第71頁練習十六,第5題。 用幾個小正方體拼擺組合圖形, 并從不同方向觀察。
板書設計:
觀察立體圖形
從正面看 從側面看 從上面看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5
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學“秘密”。
1。 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guī)律。
2。 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和能力,逐步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
3。 感受用身體的某部分測量物體的普遍性,養(yǎng)成估測意識。
重點:在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人的身體上特有的規(guī)律。
難點: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形成估測技能。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身體上蘊藏著很多的數(shù)學“秘密”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尋找我們身體上的數(shù)學“秘密”,你們有興趣嗎?
【設計意圖:借助談話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感受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
師:淘氣有什么發(fā)現(xiàn)呢?我們先一起來看看吧!
出示:教材第88頁第一幅圖。
生:淘氣的媽媽告訴他拳頭的一周和腳長差不多。
師:這是真的`嗎?太有趣了,讓我們同桌兩人為一組,合作測量進行驗證吧。
學生合作測量,教師巡視,了解情況,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師:原來真的是這樣的。我們的身體上還有哪些“秘密”是我們以前不知道的?現(xiàn)在我們就一起來測量一下吧。把測量的結果填寫在教材第88頁表格內。
學生同桌兩人為一組,合作測量,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個別有困難的學生。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師:通過測量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有趣的“秘密”?
生1:我發(fā)現(xiàn)雙臂平伸的長度和身高差不多。
生2:我發(fā)現(xiàn)一般頭長的5倍就等于身高。
生3:我發(fā)現(xiàn)腰圍是脖子一周長度的2倍。
……
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測量、觀察思考,發(fā)現(xiàn)“秘密”。
師:大家發(fā)現(xiàn)的“秘密”還真多啊!現(xiàn)在就讀一讀教材第89頁《我的身體是一把尺子》,讀完跟同學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自主交流。
師:請借助剛才測量的步長,用步測的方法測量我們教室的長和寬,然后用卷尺測量進行比較。
學生分組合作測量教室的長和寬。教師巡視,了解不同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比較的結果。
【設計意圖:在活動中經(jīng)歷發(fā)現(xiàn)身體上秘密的過程,感受估測的價值。】
師:我們身體上有許多“尺子”。在測量物體的長度時,我們可以先用我們身上的“尺子”估一估,再選擇適當?shù)墓ぞ哌M行測量。
注重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注重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觀察、操作、比較、分析、歸納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主動建構,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自己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并在合作交流中相互補充、修正,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A類
列式計算。
。ǹ疾橹R點:乘法;能力要求:會正確地進行乘法計算。)
B類
。ǹ疾橹R點:除法;能力要求:能正確地進行除法計算。)
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A類:7×4=28(厘米)
B類:81÷9=9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課本P101、105頁。
學情分析:
學生對各部分知識已經(jīng)掌握,關鍵應根據(jù)學生平時學習情況來制定實際的復習計劃,使復習更有針對性;另外,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教師的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加深對角和直角的認識,能正確區(qū)分角和直角。
2、在復習中借助動手操作,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同伴合作意識。
3、能快速地認識鐘面上的時間,如整時和幾時幾分
4、培養(yǎng)學生從小善于觀察,仔細思考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角和直角,會畫角。
2、能準確地認識時間,解決與時間有關的問。
教學方法:
在復習中借助動手操作,小組研討培養(yǎng)學生的'時間、空間觀念。
教學準備:
課件、玩具小豬、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啟發(fā),明確目標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認識角的兒歌嗎?一起齊誦一遍:
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時要注意,先畫頂點后畫邊。
今天我們一起復習和角有關的知識。
二、合作探究,達成目標
。ㄒ唬⿵土暯桥c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稱
。1)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學生小組交流。
。3)匯報發(fā)現(xiàn)的角。
2、直角
。1)在角當中有一種角叫直角,你們是怎么判斷的呢?
學生匯報并演示判斷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稱你還記得嗎?
學生回憶角的各部分名稱。教師板書。
。3)請你畫一個角。
學生用三角板畫直角。
。4)出示第102頁第6題梯形圖。
這個圖中有幾個角?其中有幾個是直角?
你能在圖里面畫一條線段使這個圖增加3個直角嗎?
學生觀察思考回答。
獨立探究,在書上嘗試畫線段并上臺演示自己的畫法。
。5)組織全班交流訂正。
。ǘ⿵土曊J識時間
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仔細聽,看哪個同學先猜出來。
哥哥長,弟弟短,弟弟跟著哥哥轉。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這是什么?
。1)誰來說說鐘面上有什么?
引導學生看出有1—12這些數(shù),有時針和分針,有12個大格,每一個大格里有5個小格,共60個小格。
(2)老師撥出7時和7時半,讓學生用兩種方法寫一寫。指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反饋。
并引導學生小結:①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②當分針指著6,時針剛剛走過幾就是幾時半。半時就是30分。
。3)復習“1時=60分”。
師撥12時,問:現(xiàn)在是幾時?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時針和分針的變化。(撥到1時)
時針走一大格,分針走一圈。
引導學生一起回答: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
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
分針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師撥鐘,引導5分5分地數(shù)到60分,分針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這時時針正好走一大格,是1時。
板書:1時=60分
三、 變式練習,檢測目標
1、 在這個鈍角的內部,從頂點出發(fā)畫一條線,把它拆分成兩個角。這兩個角可能是什么角?會有幾種不同的情況?
2、 想一想,填一填。
星期六上午,媽媽準備到商場買衣服,到銀行交水電費,去餐館買早點,請按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標序號。
四、總結評講,升華目標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實例,體會生活中有大數(shù),感受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
2.通過數(shù)正方體等操作活動,認識計數(shù)單位千萬,并了解單位之間的關系。
3.通過多種活動,對大數(shù)有具體的感受,發(fā)展數(shù)感。
〖教材分析
本課是生活中的大數(shù)的第一課。首先,教材呈現(xiàn)了四幅圖片,圖片中的數(shù)據(jù)都是幾百、幾千的數(shù)目,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數(shù)都比過去學過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這樣的大數(shù),從而感受到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幾何模型,使學生對千萬的計數(shù)單位有直觀的感受,并學習這兩個計數(shù)單位。教材還安排了說一說的活動,通過具體情境,使學生對一千、一萬的實際意義有具體感受。
教學準備:實物投影設備、坐標紙卡片若干、練習題卡片、晚報一張。
〖教學設計
(一)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1.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shù),將百以上、萬以內的數(shù)整理出來,萬以上的數(shù)留待以后學習。
2.新課開始之前組織學生分組交流,然后問:聽了這么多生活中的大數(shù),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們學過的計數(shù)單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數(shù)中發(fā)現(xiàn)新的計數(shù)單位了嗎?一千、一萬有多大?它們與我們學過的.計數(shù)單位又有什么關系呢?下面我們來進行研究。
(二)自主探究,認識大數(shù)
1. 引導學生觀察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問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結: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百。
2.引導學生觀察長方形卡片(10100格),它與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關系?你知道這張卡片共有多少格嗎?小結:10個一百是一千。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千。
師:請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時的情境,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shù)約為一千人。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約是一千或幾千的嗎?
3.引導觀察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與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關系?你知道這張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嗎?小結:10個一千是一萬,引導學生在卡片后面寫萬。
師:請看這張報紙,這樣的一版報紙大約有一萬字。你還知道哪些事物的數(shù)量約是一萬的嗎?
(三)引導填寫數(shù)位順序表
(四)練習
1. 每本數(shù)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幾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2.有多少小格?
出示915格(9個百、1個十、5個一)、9300格(9個千、3個百),引導學生數(shù)小格,并說明我校現(xiàn)有915名學生、我校占地面積約為9300米2。
(五)總結
1. 你喜歡大數(shù)嗎?為什么?
2.大家收集了這么多有意義的大數(shù),課后請你選一個最喜歡的大數(shù),在一萬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數(shù)量的小格,最后請家人或同伴數(shù)一數(shù)小格數(shù),再給他們講一講這個數(shù)量的意義。
〖教學反思
二年級學生對于萬以內數(shù)了解較少,體驗不夠,教學時難度較大。我注重讓學生實際感受,使學生積累大量的感性經(jīng)驗形成表象,進一步體會數(shù)的意義,發(fā)展學生的數(shù)感。
1. 收集信息,進行交流
課前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尋找大數(shù)的例子,除了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大數(shù)、理解學習大數(shù)的意義外,還大大豐富了學生對萬以內數(shù)的認識。
(1)學生初步感受大數(shù),把大數(shù)同很高的山很長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聯(lián)系,感受其大。
(2)學生在找、看、說的過程中,初步認識大數(shù)的讀、寫,發(fā)現(xiàn)大數(shù)中有新的計數(shù)單位千萬。
2.學具操作,自主探究
我用坐標紙為學生制作了百千萬的學具卡片,學生通過觀察、比較3張卡片,自主探究出3張卡片的聯(lián)系:10個一百是一千,10個一千是一萬;并通過直觀感受建立一十百千萬的數(shù)學模型。
3.聯(lián)系實際,感受大數(shù)
在學生自主探究的同時,我注意以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為基礎,創(chuàng)設具體情境,進一步加深學生對千萬的具體感受。
如,教學千時,引導學生觀察學校上操時的情境,說明操場上師生的總人數(shù)約為一千人。教學萬時,引導學生觀察報紙,說明一版報紙約有一萬字。
4.以少見多
要使學生理解不易直觀感受的大數(shù),就要幫助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課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進行了以少見多的想像。
以少見多是指從較少數(shù)量的積累去想像較多數(shù)量。如,每本數(shù)學書約有多少頁紙?想想多少本書合起來約有一千頁紙,一萬頁紙壘起來約有多厚。
培養(yǎng)學生掌握這些學習方法,對學生現(xiàn)在理解萬以內數(shù)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數(shù)都有很大幫助。
〖編者點評
本節(jié)課設計了多個活動促進學生對大數(shù)意義的理解,收集并交流生活中有關大數(shù)的數(shù)據(jù),使學生不僅體會到學習大數(shù)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經(jīng)驗初步積累對大數(shù)的感性知識。觀察、操作幾何模型,幫助學生認識了千萬計數(shù)單位,并對這些單位及其之間的關系有了直觀感受。以小見大的活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大數(shù)實際意義的理解,而且滲透了一種比較事物的具體方法。本節(jié)課設計的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內涵豐富。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和豎式的簡便寫法。
2、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計算細心,書寫整潔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的方法。
教學難點:能正確計算連加、連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問題。
出示26頁“摘西瓜”的情境圖,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畫面,說說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學例1
(1)引導學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
(2)引導學生列出算式(寫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回答,師板書:28+34+23=
(3)學生討論: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同桌互相說說計算方法,然后在練習本上算出來。
(4)引導學生按照運算順序,分步列兩個豎式計算。
(5)指名學生板書:
28 62
+34 +23
------ --------
62 85
(6)師:為了寫起來方便,可以把兩個豎式連寫,邊說邊板書:
28
+34
------
62
+23
------
85
(7)引導學生寫明答案和單位,讓學生分析一下這種寫法和原來的寫法有什么不同,簡便在什么地方。
(8)課件出示:練習:讓學生完成26頁做一做,
46+25+17=
要求學生用豎式計算。訂正。
2、教學例2。
(1)測試課本27頁“運西瓜”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找出圖中的數(shù)學信息和數(shù)學問題。
(2)讓學生列出算式,老師板書:85-40-26=
(3)師:為什么這樣列式?
(4)師:你是怎樣計算這道題的?請寫在練習本上
(引導學生根據(jù)連加的豎式寫法類推出連減的豎式寫法)
(5)展示學生的連減豎式
師:除了這個豎式寫法,還有不同的寫法嗎?
如果學生想不出來,引導學生看書本27頁小男孩的算法和寫法:
第一步:85-40=45可以口算,不用寫算式。
第二步:45-26 (要求學生能口算的盡量要口算,口算有困難的可以用筆算) (6)學生討論:除了用85-40-26這種方法進行計算,還可以用其他方法進行列式計算嗎?
(7)學生回答(師引導學生還可以用另一種方法;先算一共運走多少個?再算還剩多少個?)
(8)師板書:40+26=66(個)85-66=19(個)課件出示。
(9)把例1例2進行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算式的特點(連加連減),并板書課題。
(10)練習:27頁做一做第1題
54+20+16=
90-58-24=
三、實踐運用、拓展思維。
練習五第1題,車上原來有67人,現(xiàn)在有多少人?
試一試
56+34-20=
78-24+39=
練一練:星星合唱隊原有52人,有9名同學畢業(yè)了,新加入15人,合唱隊現(xiàn)在有多少人?
填一填,跳繩比賽,
(1)前兩次比賽結束時,小聰共跳下,小明共跳
下,小亮共跳下。
(2)第三次比賽,小聰跳下,小明跳下。
(3)小亮獲得第二名,他三次跳的總數(shù)可能是多少?
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學生暢談,師小結。
知識應用:把每一橫行、每一豎行和每一斜行的三個數(shù)加起來。
附:板書設計: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北師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
教材分析:
學生已經(jīng)有了兩次關于長度單位的直接經(jīng)驗,即一年級上冊的“比長短”和上一節(jié)課的自選單位測量。在這樣的測量活動經(jīng)驗的積累中,學生對長度概念有了一些直觀認識,并會用”長短“長、短”“一樣長”“短一些”“長得多”“有幾個那么長”等詞語來形象描述物體的長度特征,我們要在本節(jié)課開始學習定量的方法,比較準確地描述一個物體究竟有多長。
學情分析:
學生年齡雖小,但對尺子并不陌生,他們已經(jīng)初步知道尺子可以用來畫線,也有部分學生知道尺子可以測量,但1厘米有多長還不是很清楚,還沒形成表象,要通過大量的測量和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建立厘米長度單位的表象。所以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給學生提供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的機會。利用四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從而不斷增進學生對厘米的理解。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用不同方式測量同一物體長度的過程,體會建立統(tǒng)一單位的重要性。
2.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3.初步學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和線的長度(限整厘米),能估計較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難點
認識厘米,體會厘米的實際意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課題
夏天到了,萬物復蘇,各種草啊、花啊、樹啊,欣欣向榮,生長旺盛。每當看到這些,我就想知道它們有多高?看到菜園里的黃瓜、絲瓜就想知道它們有多長?我怎樣才能知道它們多高?多長呢?
生:量一量。
師:是的,我們想知道物體的高度,長度時,只要進行測量,就能得到答案。淘氣和笑笑他們想知道課桌有多長,也進行了測量,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是如何測量的'?
設計意圖:通過生活情境引入課題,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以及參與活動的熱情。
二.學習新知
1.出示PPT(淘氣和笑笑測量課桌圖),學生觀察圖,討論交流。
師:他們分別用什么進行測量的
生1:笑笑用手拃,淘氣用鉛筆
生2:他們用的測量工具不一樣
師:你們觀察的非常仔細,我們一起看看他們測量的結果。笑笑測得是四拃,淘氣測得是五支鉛筆那么長。同樣一張桌子,兩個結果。看到這個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生1:太亂了,別人聽了會糊涂。
生2:應該用同一種工具,這樣測出的結果就不會糊涂。
師:如果讓你選擇測量課桌長度,你會怎樣測量呢?
生2:我會選擇用拃測量。
師:老師和你一起都用拃測量這課桌,你愿意嗎?
生2;老師,我不愿意。因為你一拃大,我一拃小,雖然同樣用拃,大小不一樣,結果也會不相同。
師: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統(tǒng)一度量單位有多重要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發(fā)明了尺子。同學們都見過什么樣的尺子呢?(生:卷尺,直尺,三角尺、
設計意圖:通過淘氣和笑笑測量課桌有多長這個情境圖,進行交流探索發(fā)現(xiàn),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重要性。
2.出示測量工具(直尺)
學生觀察直尺,并回答問題。
直尺上有什么?這些有什么意義?
生:數(shù)字,刻度線,cm
師:在這里0表示起點,0刻度線,cm它表是單位
3、認識1厘米
。1)、師:你知道多長是1厘米嗎?讓學生說說1厘米有多長
。2)、從0刻度到1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1到2之間的長度也是1厘米,讓學生說說從幾到幾也是1厘米。
。3)、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
。4)、讓學生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找一找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厘米。
(5)、打手勢:4厘米大約有多長?7厘米大約有多長?(同桌合作)
設計意圖:通過感知1厘米有多長,延伸到其他長度,運用多種感官加深對厘米的認識。
4、出示PPT(四只小熊測量鉛筆圖):讓學生判斷,它們做法對不對?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小熊的測量過程以及測量結果,讓學生體會如何才能正確進行測量,以及如何讀測量結果。
三、鞏固練習
1、
2、說一說各是幾厘米。
3、哪輛汽車能從橋下通過?在能通過的汽車下面畫“√”。如果想讓汽車都通過,該怎么辦呢?
4、想一想,怎樣用手中的“斷尺子”,畫出一條長6厘米的線。
設計意圖:通過有更次,多角度的練習,鞏固本節(jié)的重點和難點,練習題的設計靈活多樣,突出知識重難點,又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四、總結: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反思:本節(jié)課通過經(jīng)歷不同方式測量課桌的活動,體會建立統(tǒng)一單位的必要性。接著引導學生借助尺子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幫助學生建立1厘米長的表象。正確地量出物體的長度的問題,是本節(jié)的重點也是難點,老師通過連環(huán)畫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辨析中掌握要領和正確度量長度的方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結合給學生提供觀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動的機會。利用四個層層遞進的問題,引導學生一步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從而不斷增進學生對厘米的理解。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乘、除法的含義。
2、培養(yǎng)學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靈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轉化的思想,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多角度思考問題解決的方法。
重點難點:
滲透轉化的思想
教學用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秋天,小朋友們來到森林公園野營,他們在草地上鋪開餐布,取出豐盛的午餐,這時,聰明的小丁丁突然發(fā)現(xiàn)每組小朋友的人數(shù)與組數(shù)之間存在著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二、新課探索
探究一(書本p79—1)
1、一些人在草地上野餐,每組都有3人,有這樣的8組,一共有幾個人在草地上野餐?
。▽W生練習)
方法一
每組3人,有這樣的8組,8個3,乘法算式為:8×3=24(人);
方法二
每份有3個,有這樣的8份,3的8倍,乘法算式為:3×8=24(人);
答:一共有24個小朋友在草地上野餐。
探究二(書本p79—2)
1、故事書厚2厘米,字典厚8厘米,字典的厚度是故事書的幾倍?怎樣想?
8是2的幾倍?8÷2=48里有幾個2?8÷2=4答:字典的厚度是故事書的2倍。
探究二練習
練習
有6只盤子,每只盤子里有5顆草莓,總共有多少顆草莓?
5×6=30(顆)
答:總共有30顆草莓。
鯨爸爸身長24米,鯨娃娃身長6米,鯨爸爸的身長是鯨娃娃的'幾倍?
24÷6=4答:鯨爸爸的身長鯨娃娃的4倍。
探究三(書本p79—3)
1、哪個壺容量大?
小結:將壺的容量轉化成杯的容量
2、你是怎樣比較的?
三、課內練習
練習二(書本p80—4)
策略1男生領4盒就是
4×6=24(個)
24個>18個
策略2女生領18個就是
18÷6=3(盒)
3盒<4盒
結論:男生領的面包多。
練習三(書本p80—5)
1、魚缸里一共有多少條金魚?
每個魚缸里的數(shù)量不同,可以先寫出加法算式。
6+8+7=21(條)
也可以將魚缸里的魚的數(shù)量進行調整,再列出乘法算式。
3×7=21(條)
答:魚缸里一共有21條金魚。
練習四
照這樣掛下去,第23個氣球是什么顏色?
這23個里面有幾個是綠色的,幾個是黃色的?
23÷5=4(組)……3(個)
答:第23個氣球是綠色。
4+1=5(個)
答:這23個里面有5個是綠色的。
4×2=8(個)
答:8個是黃色的。
四、課堂小結
認真審題,弄清題意。
求幾個幾,或求一個數(shù)的幾倍是幾,用乘法。
求一個數(shù)是另一個數(shù)的幾倍時,用除法。
五、課后習題
課本p80/6練習冊第56頁、第57頁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7的乘法口訣
【教學目標】
1、借助已有知識經(jīng)驗,編制7的乘法口訣,經(jīng)過觀察發(fā)現(xiàn)口訣規(guī)律,熟記口訣,并能夠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簡單問題。
2、在編制口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積累學習經(jīng)驗。
3、體會乘法口訣的優(yōu)勢和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樂趣。
【教學重點】
理解7的乘法口訣形成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口訣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七巧板、圖表、小卡通圖片、習題卡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師:前幾天我們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你們還記得嗎?老師出幾道題來考考大家,看你是不是真的會了,準備好了嗎?
看圖列式,并說出口訣。(出示第二張課件6道計算題)
根據(jù)口訣填一填。(出示第三張課件)
二、探究新知:
1、自主探究
(1)、啟發(fā)引導:
師:這些題都做對了,說明大家對1-6的'乘法口訣掌握得非常不錯。作為獎勵,老師送給你們每人一副七巧板,希望你們一會兒能好好地利用它。(出示第四張課件)誰知道一副七巧板有幾塊拼板?
生:7塊
師:這七塊小拼板特別神奇,可以拼出各式各樣的圖案。你們看,這是老師拼出來的圖案,像什么?(出示第五張課件)
師:誰能說一說,拼一個圖案用了幾個7的拼板,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
預設:用乘法算式表示1×7=7,7×1=7。(板書:1×7=7,7×1=7,教師完成黑板上的表格。)
(2)、自主學習:
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試一試。發(fā)揮你們的想象力,用你手中的這一副七巧板拼出你喜歡的圖案,拼好后給你的小組成員展示一下,并把它們放在組內的貼板上。(組內人員數(shù)量不同。)
、倭兴闶
匯報展示:請第一小組學生上臺展示作品(2人),教師提問“你們拼的是什么?用了幾塊拼板?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
預設:拼兩個圖案用了2個7的拼板。用乘法算式表示2×7=14,7×2=14。(板書:2×7=14,7×2=14,教師填表。)
同理引導各組學生說出拼三個圖案、四個圖案、五個圖案、六個圖案、七個圖案各用了幾個7的拼板,怎樣用乘法算式表示。(出示第九至第十三張課件)
師:為什么7個圖案用了49塊拼板只列出一個算式,還有沒有第二個算式?為什么?
、诰幙谠E
師:黑板上列了這么多關于7的乘法算式,你能猜一猜咱們今天學習什么新知識嗎?(板書課題:7的乘法口訣)你能給這些算式編個口訣嗎?第一行這兩個算式誰先來?
預設:一七得七
師:這句口訣能幫我們計算出哪兩個乘法算式呢?
預設:1×7=7,7×1=7
師:下面這兩個算式誰能來試著編口訣?
引導學生說出其他口訣。
師:每句口訣都能寫出兩個算式,這句話對嗎?為什么?
師:全班一起大聲讀一讀你們自己編出來的這幾句關于7的乘法口訣吧。
、壅乙(guī)律,記口訣
師:觀察第一列算式,你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了嗎?
預設1:第一個乘數(shù)由小到大,后一個比前一個都大1。
預設2:第二個乘數(shù)都是7。
預設3:積由小到大,后一個比前一個都大7。(給出評價,實施激勵。)
師:為什么最后的得數(shù)相差7?
師:你們的眼睛可真亮,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規(guī)律和奧秘,現(xiàn)在用你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自己試著記一記這幾句7的乘法口訣。
師:哪句最好記?
師:哪句最難記?
師:誰有好辦法幫他記住這句口訣?
師:現(xiàn)在你有兩分鐘的時間再記一下這些口訣,一會兒老師請同學上講臺來試著背一下。
三、鞏固練習:
1、基礎題:
。1)放氣球:簡單計算(出示第十四張課件,共8題)
。2)填空:(出示題卡)
。3)孫悟空:根據(jù)情境中的口訣寫出相應算式(出示第十五張課件)
2、提高題:
解決問題:把獎勵給學生的小圖片貼在黑板上,看圖列式
。1)豬八戒吃西瓜(7×6=42)
。2)小貓吃魚、逮老鼠(5×7=35、7×4=28)
。3)二年一班同學這節(jié)課共獲得多少個氣球(3×7=21)
四、總結:
師: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利用課下時間再好好記一記。
【板書】
7的乘法口訣
圖案個數(shù)
1
2
3
4
5
6
7
拼版塊數(shù)
7
14
21
28
35
42
49
1×7=77×1=7一七得七
2×7=147×2=14二七十四
3×7=217×3=21三七二十一
4×7=287×4=28四七二十八
5×7=357×5=35五七三十五
6×7=427×6=42六七四十二
7×7=49七七四十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jīng)歷形成“9的乘法”的一系列活動,理解9的乘法含義,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推算能力、歸納編撰能力。
2、熟練掌握因數(shù)為9的乘除法。
3、結合生活實踐,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及問題解決能力。
教學重點:
理解9的乘法意義,歸納編撰9的乘法口訣,熟練掌握9的乘除法運算。
教學難點:
理解9的乘法意義,歸納編撰9的'乘法口訣。
教學準備:
教學平臺——9的乘除法
教學過程:
一、遷移與感知
1、復習3、6 的乘法口訣。
2、3、6、9之間的相互關系。
(1)回憶:3的乘法于6的乘法有什么關系?
(2)3的3倍是()
3、揭示課題
〖復習3、6的乘法口訣,回憶3和6之間的相互關系,為學習9的乘法做好鋪墊。
二、自主探究建構新知
。ㄒ唬┲鲃咏嫛9的乘法”
1、觀察與思考媒體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思考、感知。
2、操作與感悟
。1)學生獨立完成:畫弧線、填數(shù)、寫出幾個幾。
。2)交流描述強化乘法含義。
3、探尋規(guī)律合編口訣
。1)獨自推算下列一組算式的積(板書)
1×9=92×9=183×9=274×9=365×9=456×9=547×9=638×9=729×9=81
(2)想一想:這一組乘法題有什么規(guī)律?(讓學生充分地說)
。3)編一編:同桌合編9的乘法口訣。
。4)說一說
a、指明介紹所編的乘法口訣
b、說說編乘法口訣時你是怎么想的?
板書乘法口訣
一九得九二九十八三九二十七四九三十六五九四十五六九五十四七六十三八九七十二九九八十一
。5)看看想想:9的乘法口訣中有幾句是新學的?
4、自尋方法熟記口訣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9的乘法口訣?
5、游戲:九的乘法口訣的手指操。
6、獨立寫出交換題。(看書校對)
〖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讓學生編口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兩人合作編口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此外也考慮到學生的個別差異性,適當降低了難度。給學生一定的自由空間自尋方法、熟記口訣,便于學生真正掌握知識;手指操的游戲使學變得有趣,也易于學生熟記口訣。
。ǘ┗油瞥觥9的除法”
1、寫出下列乘法口訣的“兄弟姐妹”。
四九三十六 七九() ()×()=() ()×()=() ()×()=() ()×()=() ()÷()=() ()÷()=() ()÷()=() ()÷()=() 題1指名完成,題2獨立完成后交流。
2、根據(jù)乘法口訣寫除法算式。(完成后交流核對)
六九五十四 三九() ()九七十二 ()÷()=() ()÷()=() ()÷()=() ()÷()=() ()÷()=() ()÷()=() 3、小結。
〖通過“兄弟姐妹”的形式引進9的除法,學生易于掌握,并且能加深對乘除法之間關系的理解。
三、鞏固練習
內化新知
1、p48題2
(1)嘗試解答
。2)交流反饋
板書:6×9=54(個)
答:裝滿六盒一共需要54個蘋果。
2、p48題3 獨立完成后反饋。
3、p48題4
媒體出示:水仙花(圖略)9元玫瑰花(圖略)45元
。1)同桌合作編題
(2)交流并板書
a、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買兩盆花需要多少錢?
9+45=54(元)答:略。
b、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價錢比水仙花貴多少錢?
45-9=36 (元)答:略。
c、一盆水仙花9元,一盆玫瑰花45元,一盆玫瑰花的價錢是一盆水仙花的幾倍?
45÷9=5 (元)答:略。
教學反思:
本堂課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指點輔導為輔”的教學策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在感知的基礎上,通過探尋規(guī)律,合編口訣;自尋方法,熟記口訣;手指操等途徑,真正掌握本課知識。同時結合生活實際,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分析與表達的能力。整堂課充分體現(xiàn)學生是主體,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參與者和點撥者。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鐘面,能正確讀寫幾時幾分(整5分的),知道1時=60分。
2.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比較、動手操作和實踐應用能力。
3.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知識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珍惜時間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
教學難點:
正確讀出鐘面上接近整時的時間。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實物鬧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展示鐘面)
1.師: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整時,誰能說出鐘面上的時間?(投影逐個出示9時,11時,6時三個時間)(生回答時,提問:你是怎么看的?)投影出示第三個時間,校正答案。
2.再同時出示一個時間(2時5分)
師:老師這兒還有個時間,誰會看?(不認識也可讓學生猜猜看,大概是多少)讓學生充分猜測、爭論。(多叫幾名學生說)
師引:怎樣才能正確讀出這樣的時間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認識時間。(出示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究新知
1.投影展示鐘面。
師: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鐘面,鐘面上有些什么呢?學生觀察后匯報。(生:時針、分針、秒針、點、數(shù)字等)
2.認識時針的運行。
師引:鐘面上12個數(shù),我們把相鄰的兩個數(shù)之間叫一大格,請數(shù)一數(shù),鐘面上一共有幾大格?(生:12大格)師:時針走一大格,就是過了()小時?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人教實驗版第七冊課本第41頁例2、例3及練習五1、2、3題。
【設計理念】:
根據(jù)小學生自身特點,本課運用謎語導入新課,引出新的知識內容。通過演示、學生動手操作,激發(fā)了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畫、觀察、比較、討論、合作、探究,親身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再次,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體驗成功。最后通過應用深化,知識拓展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樣開拓了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使學生體驗成功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平角、周角。通過觀察,掌握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建立不同的角的空間概念。
2、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觀察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精神及合作精神。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平角和周角。
2、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理解銳角、鈍角、直角、平角、周角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講授法、演示法、練習法、合作探究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兩把折扇、三角板、活動角、已標明度數(shù)的角若干。
【互動設計】: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導學
學生探究
設計意圖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1、謎語導入:有風不動無風動,不動無風動有風(打一生活用品)學生猜謎語。
2、師出示扇子:如果從數(shù)學的角度去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學生思考:
1、這一生活用品是什么?
2、發(fā)現(xiàn)了什么?
通過創(chuàng)設謎語情境,由扇子引出“角”,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
二、探究新知
。ㄒ唬、自主探究,認識平角、周角。
1、一條射線繞著它的端點旋轉,就能形成不同的角。
2、在旋轉的過程中你有什么疑問?
3、師操作成平角后向學生展示。
4、師操作成周角后向學生展示。
5、演示周角的形成過程。
。ǘ⒄n件展示,引導分類。
1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不同的角。
2、引導學生按自己的想法進行角的分類。
。ㄈ⒈容^分析,內在聯(lián)系。
、偈褂没顒咏牵埻瑢W們判斷活動角所成的`角各是哪種角?
、谀阌惺裁聪胝f的嗎?根據(jù)度數(shù),按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的順序將這五類角排列順序。
1、讓學生在練習本上畫角并展示。
2、同學們用活動角代替扇子也把活動角旋轉并觀察。
3、小組合作討論:
這種情況是角嗎?為什么?它有多少度?這樣的角叫什么角?它的邊有什么特點?找一找身邊的平角。
。ǚ椒ㄍ希
4、生觀察體驗得出:
1周角=2平角
1平角=2直角
1周角=4直角
5、生合作分類。
6、交流匯報
(1)大于0度小于90度的角叫銳角。
。2)、等于90度的角叫直角。
。3)、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鈍角。
7、學生思考,說出五種角的大小關系。
(周角>平角>鈍角>直角>銳角)
有意識的讓學生在旋轉活動角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兩個特殊角,自己提出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質疑的空間,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
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體驗感知,按照不同的標準可以有好多種分類方法,選擇最合理的一種。
深化理解,加深學生對各種角的認識。
三、應用深化
1、教師引導學生分類。
2、練一練:(多媒體出示練習題)談發(fā)現(xiàn)。
3、動手拼角(多媒體出示練習題)。
1、學生口述分類標準。
2、生分別說出是什么角。
3、生自己觀察,判斷方法。
通過應用深化,使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加深認識。體驗成功感。
四、拓展應用
多媒體出示生活中的練習“數(shù)一數(shù)”。
學生獨立完成后再交流檢查。
開拓學生視野,使學生知識結構得到拔高,增強對各種角的認識。
五、暢談
收獲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新的收獲?能和大家分享嗎?
學生交流學習所得
使學生學會收集整理知識,體會成功感。
六、鞏固練習
。ㄕn件出示)作業(yè)題
生獨立完成
七、教學反思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在前面所學得成軸對稱的平面圖形的基礎上,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2、使學生認識到圓是軸對稱圖形,且對稱軸有無數(shù)條。
3、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對所學平面圖形的對稱軸的認識
教學重點:圓的對稱軸。
教學難點:畫對稱軸的方法。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察以前認識對稱圖形。
1、舉例說出軸對稱的'物體。如:蝴蝶、飛機、門窗、圓中的鐘面、月餅等。想一想這些圖形有什么特點?
2、觀察、概括。
如果一個圖形沿著一條直線對折,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折痕所在的這條直線直線叫做對稱軸。
二、教學認識圓的對稱軸
1、出示例3:你能分別畫出下面兩個圓的對稱軸嗎?你能畫出幾條?
2、學生嘗試畫出圓的對稱軸,觀察、再動手折一折,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小結:圓有無數(shù)條對稱軸。每一條直徑所在的位置都是它的對稱軸。
三、鞏固練習。
1、在方格上畫對稱軸,并量出對稱軸兩邊相對的點到對稱軸的距離。
2、小結:對稱軸兩側相對點到對稱軸的距離相等。
3、從上面的圖形可以看出,正方形、長方形、等腰三角形和圓都是軸對稱圖形,這些對稱圖形各有幾條對稱軸?畫出來。
4、下面的圖形是軸對稱圖形嗎?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長方形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圓環(huán)形
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布置作業(yè):練習十四第5—9題。
【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學教學設計07-23
數(shù)學教學設計02-07
二年級上冊《風》教學設計05-13
人教版二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1-18
小學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11-09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教學設計06-23
小學數(shù)學教學設計07-02
初中數(shù)學教學設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