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反思范文(合集15篇)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fā)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么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學反思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反思范文1
這節(jié)語文課講的是教科版第六課《小草》的第一課時,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識字,寫字,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我在設計這節(jié)課時主要分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一、聽寫詞語。復習上一課生字詞。
二、導入。由學生們和我共同朗誦《草》這首古詩,從而奠定文章贊美小草的感情基礎,為學生的情感引路。
三、識字教學。學生們先自由讀課文,圈出本課會認的生字,同桌之間互相讀一讀,并交流一下識字方法,然后集中認讀生字。
四、寫字教學。出示本課會寫的字,教學方法基本如上,只是在最后要加入學生動筆寫字環(huán)節(jié)。
五、課堂練習。本課我只出示了一個形近字組詞的練習,目的`在于區(qū)分、鞏固學過的生字,讓學生們加深記憶。
六、小練筆。第一課時的小練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設計,我根據班級的特點,設計一個以句子為重點的小練筆,盡量多的采用文章中的詞語造句,盡量使自己所造的句子串聯成一小段話。
七、總結。為下節(jié)課做鋪墊。
這就是我對這節(jié)課的整體構思,在實際教學中,我也是按照我設計的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的。課后,聽課領導與我共同交流,為我支出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進的建議。針對這節(jié)課,我也有幾點反思:
一、朗讀方面應加強。學習新課時,尤其是第一課時,在學生沒有熟練的理解本課內容的情況下,應該先由老師進行范讀,或者是由朗讀能力強的同學領讀。這樣有助于所有的孩子們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準確的字詞,合理的斷句。在朗讀的時間分配上,也要有合理的規(guī)劃,時間不能太短,也不宜過長,要講究朗讀的實效性。
二、識字的方法要多樣化。一個生字要如何被記住,關鍵在于方法是否得當。每個孩子的思維方式不一樣,那么在課堂上就要用多種方式方法達到所有同學都能記住。
三、寫字教學要抓重點字。在所有要求會寫的生字中,找出重點生字進行著重講解。
四、小組合作要慎重。小組合作是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作的好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合作的不好教學效果事倍功半。因此在設計小組合作時,要考慮好合作的內容是否適宜小組,其次要對小組人員的分工進行明確要求,要讓每個孩子都有活干,要讓他們在合作中有所收獲。
教學反思范文2
再教《天窗》,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孩子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抓住關鍵詞語“慰藉”與“神奇”走進“天窗”。“夏天陣雨來時”“晚上,被逼著上床‘休息’的時候”,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小小的天窗又是神奇的,因為它能讓活潑會想的孩子從“無”中看到“有”,“虛”中看到“實”。
聚焦重點句段,誦讀中體味“無”和“有”,“虛”和“實”。這是孩子理解的難點。能夠從文段中發(fā)現寫作的奧秘,掌握寫作的金鑰匙成為本節(jié)課的重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嘗試抓住文章的“留白處”,提供寫作契機。“發(fā)揮你的想象,孩子們還會從天窗中看到和想到什么?”試著寫一寫。本以為很容易的`“補白”,卻難倒了這些孩子。他們絞盡腦汁地想,抓耳撓腮地寫,無法表達的窘相,干巴巴的語言……著實觸痛了我。孩子的想象力呢?
在本可以暢所欲言的地方,孩子們卻用沉默回應了我!安桓蚁耄粫,不知道如何想?”一道鴻溝擋在孩子前面,怎樣幫助他們逾越?我學會了等待,等待他們開啟想象之門。聯系生活,尋找靈感;同桌交流,激發(fā)靈感。“孩子可能看到兩片紅葉……可能看到明麗的亮光……可能看到……”在大家的“種種可能”中,思路被慢慢打開了,“世界”進入孩子眼中。
小“天窗”,大“世界”。要讓孩子從小小的“天窗”,看到這個大大的“世界”,想象力很重要。今天,在課堂上,孩子們已經邁出了可喜的一步,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能夠讓想象載著我們在廣闊的“世界”中遨游。
教學反思范文3
《手指》是豐子愷先生寫的一篇散文。文章語言風趣幽默,結構清晰嚴謹,主題鮮明突出。全文緊緊圍繞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態(tài)和性格進行描寫,運用多種表達方法,刻畫出了姿態(tài)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最后闡明了一個道理。
所帶班級的學生大多愛看書,語感較強,想象力豐富,語言表達能力較強,對語言文字把握準確。因此,平時閱讀教學中,我常常補充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拓展學習內容,并延伸思維空間,引導學生從另一視角上形成自己的新認識,進而加深對課堂閱讀素材的理解。
昨天,臨時調整教學,先讓學生觀看《大師·豐子愷》記錄片。今天教學《手指》,課后反思:增添“觀看記錄片”的教學內容,使閱讀教學顯得更為豐富和深刻了嗎?
教學中,我覺得文中所寫五根手指的特點,五根手指的長處與短處,學生容易把握;作者表達感悟的方法是在文末直接表達,以直接表白的形式,道出給人的啟示:“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這個反映作者的寫作意圖的句子無華麗的辭藻,無晦澀用詞,用筆質樸自然,通俗易懂,學生易于理解。
教學至此,顯然沒有激發(fā)本班學生的`更大的閱讀興趣,還沒有拓展學生獨立閱讀的思維空間,留下思想,提升素養(yǎng)。所以緊接著,我拋出如下問題:
1. 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2. 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剛才還是“一潭死水,波瀾不驚”,馬上轉化為“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熱鬧場面,一雙雙小手舉起來了。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食指,因為食指“穢物、毒物、烈物,他接觸的機會最多;刀傷、燙傷、軋傷、咬傷,他消受的機會最多!保拖筘S子愷的生活遭遇……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大拇指,因為大拇指“身體矮胖、最肯吃苦,討好生活的事情輪不上他”,豐子愷是一個打定主意,專心學畫,把一生奉獻給藝術,永不變志的人;豐子愷做任何事也一絲不茍……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無名指和小指,因為無名指和小指“體態(tài)可愛,但能力薄弱”,就像《護生畫集》中的小動物,需要疼愛;豐子愷的畫中,不僅對人,就連對小貓小鳥,柳枝梅花都充滿了溫柔;豐子愷非常疼愛他的孩子,是他作畫的最初的動機;豐子愷有一副菩薩心腸,同情窮苦人民……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無名指和小指,因為無名指和小指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伴隨豐子愷一生的三樣東西中就有音樂……
有的學生說作者喜歡中指,中指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豐子愷一生都是個文質彬彬的君子……
學生中有的愿意做中指,有的愿意做大拇指,有的愿意做無名指和小指,這是因為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同時受到作者的精神和人格浸潤。
教學《手指》,我重視“作者”這個教育因素的挖掘,組織學生觀看《大師·豐子愷》記錄片,了解豐子愷并研究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即重視“知人論世”。這樣教學,學生另有所得,深有所得。
教學反思范文4
根據學校的要求上新課前要用導學案引導學生提前獨自學習。做導學案前,我對課文內容、理解的重點難點做了很全面的分析,花了兩個晚上才把導學案做出來了。導學案分兩部分:第一部分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部分質疑有聲,需要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入的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問題。
老實說,我對學生沒有多大的把握,我不知道他們能不能達到我預設的教學目的。在檢查導學案時,我很驚喜,因為在質疑有聲這個部分,學生的問題基本上都是課文重點或者難點的地方:比如對兩段景物描寫的作用分析,對文章最后一段的分析(這是文章的中心)等等。
我對這些問題做了充分的準備,預備他們答不出來,親自出馬以顯示老師的地位。
可是沒有想到,在小組討論后他們把每一道題都探究的.非常到位,并且不少學生的理解符合文本又很有自己的個性?梢哉f對問題的理解分析非常準確深刻。
比如譚小雨就談到對文句“整個世界”理解,她認為現在很多人的生活世界里只有金錢名譽地位,他們勾心斗角,沒有兄弟姐妹之情沒有孝順之心沒有夫妻之情更有甚者不撫養(yǎng)子女。而文中的我的世界里卻有這么和諧溫暖的家庭,他重視愛母親兒子妻子,他重視親情,所以“我”很了不起。還有同學質疑文中的孫子的行為,他認為孫子肯定應該知道奶奶生病了,他應該順從奶奶走大路。
討論后又有同學質疑文中“我”處理問題的方式,他覺得“在到底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的分歧前,“我”不應該擅作主張,我完全可以跟孫子溝通:奶奶生病了,我們應該照顧奶奶。而文中的“我”完全是一個大男子主義的典型,媽媽聽我的,妻子聽我的,兒子聽我的。所以解決分歧時,“我”一個人說了算。如果有了溝通就會更加和諧,而且這樣既是抓住了教育的一個契機,也告訴我們家庭出現了矛盾有了分歧,應該依靠相互的理解和溝通來解決,而不是家長一方的主觀愿望。這是文章的敗筆。
學生能夠這樣深入的理解文章,并大膽提出自己的個性化的創(chuàng)意的理解,這在我的意料之外。我第一次覺得上語文課做語文老師原來也可以這樣的常興奮和激動,當然我也感覺到了壓力。不過有壓力才有動力,有動力才會大踏步的前進。我時時刻刻提醒自己一定要認真認真的備好每一節(jié)課,否則就不會有進步,否則就要落在學生之后了。
教學反思范文5
這節(jié)課我為學生們設計了節(jié)奏練習,有跑有跳有走,趣味無窮。主要是為了讓學生感受四分節(jié)奏、八分節(jié)奏、四分休止符的時值長短。在進行這些活動中,學生認識了這些節(jié)奏,認識了節(jié)奏的時值,掌握了這些節(jié)奏的相關知識。在學生們掌握了這幾條節(jié)奏后,我告訴學生當看到某條節(jié)奏時你要做火車開了、鉆山洞或過大橋、爬山坡、火車到站的律動。學生們學得不亦樂乎,節(jié)奏的學習為學生的學習活動增添了許多樂趣,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同學們學好音樂這門學科的通行證,只有讓學生帶著興趣去學,從內心中真正樹立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他們才會主動去學,認真去學,教師也會融入到孩子們愉快的活動中,才會真正得到教學的愉快與樂趣。
教學反思范文6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欣喜地看到傳統(tǒng)的接受式教學模式已被生動活潑的數學活動所取代。課堂活起來了,學生動起來了:敢想、敢問、敢說、敢做、敢爭論,充滿著求知欲和表現欲。在“以學論教”的今天,結合一些具體案例,從學生的變化看課改,別有洞天。
一.交流讓學生分享快樂和共享資源
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活動經驗以及原有的生活背景,是良好的課程資源。在“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節(jié)課中,不同的學生依據不同的生活背景進行活動,自己抽象出圖形,制作出紙質的立體圖形。彼此間的交流,實現了他們對立體圖形關鍵特性的理解和認識,大家共同分享發(fā)現和成功的快樂,共享彼此的資源。
二.從生活出發(fā)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在“代數式”這節(jié)課中,由上節(jié)課的一個習題引入,帶領學生一起探究得出一個規(guī)律5n+2,由此引出代數式的概念。在舉例時,劉老師指出,“其實,代數式不僅在數學中有用,而且在現實生活中也大量存在。下面,老師說幾個事實,誰能用代數式表示出來。這些式子除了老師剛才說的事實外,還能表示其他的意思嗎?”學生們開始活躍起來,一位男孩舉起了手,“一本書p元,6p可以表示6本書價值多少錢”,受到啟發(fā),每個學生都在生活中找實例,大家從這節(jié)課中都能深深感受到“人人學有用的數學”的新理念,正如劉老師所說的,“代數式在生活中”。
三.學科的融合讓學生感受到現代科技的魅力和綜合式的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人們議論CT技術、磁共振成像,但很少有人能將其中的道理講清楚。然而,學習了七年級上冊“截一個幾何體”以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體會現代醫(yī)學的CT技術竟然和切蘿卜類似。
四.創(chuàng)新設計讓學生體現積極向上
在學生上網查詢,精心設計、指導下,成功地進行了“我是小小設計師”的課堂活動:這節(jié)課是以七年級數學上冊第207頁25題的作業(yè)為課題內容設計的一節(jié)課,以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設計一幅圖,并說明你想表現什么。事先由老師將課題內容布置給學生。由兩位學生作為這節(jié)課的主持人,其他學生將自己的作品展示出來,并說明自己的創(chuàng)意。最后,老師作為特約指導,對學生的幾何圖形圖案設計及創(chuàng)意、發(fā)言等進行總結,學生再自己進行小結、反思。整節(jié)課學生體驗了圖形來自生活、服務于生活的現代數學觀,較好地體現了學生主動探究、交流、學會學習的有效學習方式,同時這也是跨學科綜合學習的一種嘗試。
五.合作探究給學生帶來成功的.愉悅
“統(tǒng)計圖的選擇”教學設計和教學中,要求學生以4人小組為單位,調查、了解生活中各行各業(yè)、各學科中應用的各種統(tǒng)計圖,調查、收集你生活中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的有關數據,必須通過實際調查收集數據,保證數據來源的準確。學生或通過報刊、電視廣播等媒體,或對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展開調查采訪或查閱資料,經歷搜集數據的過程,搜集的統(tǒng)計圖豐富多彩,內容涉及各行各業(yè)。學生從中能體會統(tǒng)計圖在社會生活中的實際意義,培養(yǎng)善于觀察生活、樂于探索研究的學習品質及與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識。
六.利用多媒體教學軟體自我探索
在教學《七巧板》中,教師事先讓學生上網查詢課件,得到了可EXE文件,和電腦教師合作,放入學生的電腦網絡,安排一節(jié),讓學生去拼七巧板,改變了過去單純由教師講,學生死記的教學方式。兩個班學生興奮投入了學生。
綜合來看,新課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從教材的內容編排看
新教材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大綱對教學內容的輕能力重知識的要求,出現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把教材的內容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小步子,一會兒幾何知識,一會兒代數知識,好比一臺機器,把所有的零件放在學生的面前,作為教師就是要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如何組裝機器。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通過半個多學期的教學實踐探究,使我清楚地認識到,必須要改變以往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機械模仿教師的解題過程,死記硬背,這種方法已在教臺站不著腳。同時,新教材還有獨特的一面,那就是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考慮:七年級的學生還很喜歡色彩鮮艷的圖片,所以教材編排了很多想想做做、剪剪拼拼游戲中的數學,學學玩玩,玩玩學學的24點計算,火柴棒、排方桌等生活中的數學,使枯燥的數學變得有趣了,變的學生好容易理解了,這樣不但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體驗到數學的魅力。
二、 從教學的方面看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學習情境的
設計者和信息資源的采集者,好比“機器零件”供應商,要從講臺上的“獨奏者”轉變到后臺的“伴奏者”。教師必須要認真地鉆研教材,找準教材的重點與難點,處理好教材、學生、教師的關系。尋找相關數學資源、圖片、實物模型,創(chuàng)造和平共處的學習環(huán)境,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現實生活,體會現實生活也離不開數學。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與決心。
如在教日歷中的方程時,學生每人準備一張日歷表,然后教師提出問題,小彬在假期中外出旅游一周,這一周各天日期之和是84,問 小彬幾號回家?問題一出,學生們的情緒馬上高漲起來,這時課堂熱鬧非凡,討論的場面不言而喻,然后觀察學生準備好的日歷,找日歷中規(guī)律,豎列中的數字關系,橫列中的數字關系,緊接著玩日歷中的數學游戲,學生情緒高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再比如商品中的打折銷售,對于學生來說,買賣服裝是生活中最平常的事,但其中的數學知識學生知道的還不是很多,只要教師收集的資料準備真實有效,學生的會很感興趣用數學的知識去解答這些問題,但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針對現在農村學生,閱讀課外的讀物還不是很多,若看到一些數據無法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教師在上課時盡量做到讓平時不愛說話的學生發(fā)表意見,做到多鼓勵,少批評,同學之間少指責,使他們不再沉默。
新教材的優(yōu)點很多,但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也有一些困惑:
在教學中,教師注重采用小組合作交流,共同學習,但在此過程中,好的學生能積極討論、發(fā)言、學到了很多知識,發(fā)展了他們的能力,但對于哪些調皮學生來說,討論簡直是一種放松。什么都沒有學到,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兩極分化日趨嚴重,作為新教師十分頭疼,如何解決呢?還有待探索和研究。
教學反思范文7
本文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吉林霧凇千姿百態(tài)、奇特壯美的景象,并說明了霧凇奇觀形成的原因,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大自然、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為了更好地突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使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體會課文所描繪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我決定 ⑴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 ⑵培養(yǎng)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⑶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學會合作的.能力。
在初步感知霧凇美的基礎上,組織學生品讀課文1、3自然段,抓住里面的關鍵句子和詞語體會霧凇的美,引導學生對“潔白晶瑩、銀光閃爍、美麗動人、綴滿、千資百態(tài)、瓊枝玉樹”等詞的感悟,體會霧凇的美不是一般的美,而是一種奇特的美,這是一種奇觀了,并結合精美絕倫的圖片,在聲情并茂的課堂環(huán)境中再次體會霧凇的奇美,感情朗讀加深體會。在此基礎上,借助網頁里豐富的霧凇知識,探究吉林霧凇的形成過程。學生自由瀏覽網頁,然后通過合作、交流,彼此分享智慧,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就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總之,我們要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fā),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出發(fā),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出發(fā),從優(yōu)化教學過程出發(fā),恰當的時機使用多媒體,突出多媒體的優(yōu)勢,使語文課堂洋溢濃濃的人文氣息。
教學反思范文8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yōu)秀教師,一節(jié)節(jié)撞擊著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說,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此刻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qū)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反思: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說:“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系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說過:“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么,學生就發(fā)展什么.”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就應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于“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透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fā)他們的閱讀欲望和動機,創(chuàng)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用心教學氣氛。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此刻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了解宇宙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么呢?你還想說些什么?”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凹とぁ睒O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用心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于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保虒W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二)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
以前的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交流”。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交流”的課堂,實現“文本對話”、“師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給學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
給孩子多大的舞臺,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課堂是什么?課堂是激情燃燒的動感地帶,是他們求知、創(chuàng)造、展示自我、體驗成功的平臺。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地方。學生的潛力是無限的,關鍵在于教師是否給了學生足夠大的平臺。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一位教師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向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教師讓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對于“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對于“喝、渴”的區(qū)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務必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個性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必須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2、注重實踐,多方面實踐感悟語言。
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后,接下來的就應是超多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潛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谶@個思想,我經常搜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墨梅》后,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竹石》、《馬》、《青松》等十余首古詩,使學生們了解到了更多有關于借物言志方面古詩,而且無形中又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歌。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教師讓學生透過“說”和“讀”把感情表達出來,課堂在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進入高潮。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向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里……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里有資源,心里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桂林山水》描述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透過圖片、錄像資料展示美麗榕樹,而后,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xiāng)無比的熱愛之情贊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人家的語言變成自己的語言。
3、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參謀,把自己的人生當軍事”!
我力求每一節(jié)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鞓返臅r光!
教學反思范文9
我們小班組正進行著行為跟進式活動,其中我執(zhí)教了語言活動《香香的被子》,現在我就說一說我的執(zhí)教情況和執(zhí)教體會。這個活動選至我們“冬天來了”這個主題活動中的一節(jié)課,我的活動目標有兩個方面:1、傾聽故事,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2、了解太陽的好處,喜歡在陽光下活動。在開始導入部分,第一次我選用了第三人稱“小豬”,讓它來引出故事,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安排的是出示掛圖,讓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在出示掛圖時,我沒有讓幼兒仔細看圖,只顧自己講述故事,幼兒的興趣就不是很濃導致幼兒對于故事的理解不是很透,對于引出學說故事中角色的對話鋪墊的也不是很明顯,第三環(huán)節(jié)是完整欣賞故事,由于幼兒對故事的理解不透在這一環(huán)節(jié)角色的對話,幼兒就很難完整的說這句話了,最后我是用了一個角色表演,幼兒自由選小動物練習故事中的對話,孩子們對于小動物很感興趣,但是不能完整的說故事中的話,孩子的注意了就轉移到了動物的圖上,整節(jié)課在重點練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體現的不是很明顯,進過組內的老師分析、交流、指導,第二次就變成了,導入部分我利用幼兒的已有經驗來提問,“冬天了,太陽出來了,我們小朋友都去曬太陽了,小動物們去干什么了呢?”引出故事,第二環(huán)節(jié),我先出示圖(1)讓幼兒先自由觀察,發(fā)現小動物們都在干什么,再有老師講述故事,依次來出示其它圖片,第三環(huán)節(jié)是教師完整講述故事,練習故事中角色的對話,第四是角色表演。圖片的出示,再通過故事的`講解,對于故事的理解十分容易。在第一次試教時,重點的不突出,對于故事的不理解,孩子在練習角色表演時,對話就不是說的很好,第二次把圖片出示先讓幼兒觀察,再講述,幼兒對于故事的理解就吃得透點,對于動物的對話就做好了鋪墊,把幼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一個有生活來的故事,再有故事回到生活,把活動升華,讓幼兒的經驗也有所提升。
我們教研組內的研課活動,提高了我的自我反思的能力,讓組內全體教師相互交流教學活動中的經驗,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了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素質。
教學反思范文10
在設計本課的時候,有時間只有30分鐘,因此我就打算盡快的進行課題,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因此在第一稿的時候,我就讓學生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以學生進行幫助搬運工,進行搬運油桶。同時給學生一個木板的提示。學生非常容易的提出用木板搭在汽車的車廂,形成一個斜坡。這個時候我就抓住機會引入課題。這是第一稿的方案,在第三搞的時候,我就在荀老師,郭老師的建議之下將單元導入和本課納入其中。提出:生活中的機械有哪些?學生就能夠較為輕松的回答。但是我在上課的時候,將問法改為:聽到機械這個詞,你想到了什么呢?學生回答道:金屬,電,機器人等。這個和我預想的相差比較的遠。因此我現在認為還是第一種問法較為妥當。那樣學生就能夠較為好舉例,同時活躍課堂的氛圍。
在導入本課的時候,荀老師和郭老師建議將給以學生木板的提示去掉,讓學生發(fā)散思維,想各種各樣的方法;钴S班級的氛圍,調動學生的氣氛。因此我在上課的時候,發(fā)現學生們能夠較為好的進行思考發(fā)言,說出各種各樣的方法。當一位女生說出用木板搭在卡車上,我及時的抓住機會,導入課題。但是現在想來我認為我沒有及時進行評價學生,給以學生以積極的評價和鼓勵,這樣會更好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在介紹完斜面的定義之后,問題學生斜面有什么作用的時候,然后讓學生進行回答相關的問題。學生都進行相應的猜想斜面斜面的作用。這時候學生學反應各種各樣,比較好,F在想來,我是否能夠讓學生就斜面提出相關的.問題呢?再在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擇本節(jié)要研究的問題,這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但是由于時間所限,我沒有這樣做。如果時間比較充足,我就讓學生進行提問。在學生進行猜想的時候,引導學生進行大膽的猜想。學生們都進行猜想。我在學生的猜想之中只選擇驗證斜面省力這個課題,對于其它的課題沒有進行理會,F在想來,我以后需要對于其它的課題鼓勵學生在課下進行單獨或者合作探究,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課下的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對于自然科學越來越感興趣了。
感謝郭延法,荀春蓮老師給予的幫助。仇立運老師給以在各個方面的指導。
教學反思范文11
《家有喜事》,習俗來源于生活,是人們在長期生活中的積累與沉淀。古人道:安居樂業(yè)。人只有安居才能更好的樂業(yè)。千百年來,無論是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還是不同時期,搬新居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家常重要的喜事。
由于是喜事,所以,在辦喜事時就會有許多習俗,但是這些習俗又因地區(qū)、民族、時期的差異而不同。家庭中的喜事有很多,如搬新居、迎新娘、祝壽等等。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不同時期,人們的喜慶習俗也有所不同。農村蓋新房的習俗有:一般蓋磚瓦、混凝土房;對于新房上頂非常重視,不僅要隆重的宴請蓋新房的師傅們,在新房上梁時,還要燃放鞭炮、禮炮等等。那么搬新房的習俗有:親戚好友帶禮物前去祝賀,搬新房時鳴放鞭炮等等。通過提問少數民族蓋新房、搬新居有哪些習俗嗎?先讓學生們讀課本上的資料,傣家人搬新房,云南傣家人習慣住竹樓,現在有的'雖已改住木結構的建筑,但是建筑的形狀不變,所以還稱竹樓。傣家人對竹樓的建設非常重視,把它作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還有哪些喜事呢?可以給學生補充:“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霖,他鄉(xiāng)遇故知。”這是人間的四大喜事。在《迎新娘》這一節(jié),通過圖圖相連,從內容看,貫穿著一條主線,即時代在不斷前進,婚慶習俗與方式也發(fā)生了大的變化。從畫面內容上來說,早期婚慶習俗比較簡單,也比較古老,延用抬轎的方式迎新娘;后期迎新娘用的工具改為交通工具——拖拉機,從人們的精神狀態(tài)和墻頭上的玉米可以折射出當時人們的生活發(fā)生了大的變化,真是“五谷豐登糧滿倉”,呈現在一種文明向上的新風尚。
世紀之交的婚禮改變過去,更趨于文明節(jié)儉,體現了新世紀新人的精神風貌。勸喜酒的行為更為文明,一改過去強迫鬧房為文明敬酒,同樣不失其鬧意。像如:草坪婚禮:在春光明媚或秋高氣爽的季節(jié),新郎、新娘在郊外或戶外的草坪上和親朋好友共進野餐。氣氛歡樂,形式活潑。簡易酒會婚禮:新郎、新娘和家人略備幾桌酒菜,宴請親朋好友。大家在席間親切交談,期間舉辦一些小型活動,簡樸而不失熱鬧。通過這兩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們的興趣,學生們積極踴躍回答問題,集思廣益。
教學反思范文12
懷著一顆忐忑不安的心,上完了“一堂好課”。說是好課,心中有愧,沒有能吸人眼球的多媒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也沒有讓人“驚艷”的設計,只是常態(tài)課做得更加精細了一點。
首先,“告示”懸念,導入課文!疤易印圆伞迩住薄! 這個告示牌會告訴我們什么呢?作者通過這個告示找到的是“信任”,我們也跟著這個告示牌看能找到什么?”在上課之前,我事先將告示牌內容寫字黑板上,課后老師提示說應該畫出一個告示牌,這樣效果更好。再讓學生根據告示牌質疑,走入課文。
其次,檢查預習情況。第一步是學習生字。高段教學的課程要求是學生具有獨立識字的能力。但是根據本班學生的具體學情,有的學生自學生字的效果并不好。因此,我進行了如下設計,指名讀再齊讀小黑板上的生字詞語。指名讀,目的是抽查中差生尤其是差生的預習情況并且糾正錯誤。再通過齊讀全班鞏固。完成《課堂檢測》的三題和四題,這兩道題都是有關生字詞語的基礎題:三題是“讀拼音寫漢字”、四題是“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通過寫(注:關書做,再打開書檢查),有看到讀再到寫,到達了對預習生字詞語的鞏固。在此基礎上,聽寫詞語。課后批改,糾正錯誤。這樣的設計,學生對生字詞語的掌握就比較牢固了。可是我認為自己做得不夠仔細,主要是針對結構復雜的字,比如“廉”沒有進行單獨的指導,因為課后我發(fā)現這些結構復雜的錯得比較多。諸如此類的還有:“饞涎欲滴”的“涎”、“ 沁人心脾”的“沁”和“脾”、“小心翼翼”的“翼”等學生容易錯的,沒有提示或者是指導不夠。這對以后的生字抽查教學提出了思考。第二步是檢查讀課文的情況。指名讀,其他學生傾聽。我沒有在學生出現錯誤時打斷朗讀,指出錯誤,而是將出現的錯誤一起歸納總結、糾錯。課后在想,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來說,這樣效果才更好。
再次,抓住中心句,學習主要內容。總體上感到這一部分比較瑣碎,沒有一個整體的思路在里面。第一是讓學生找出課文的中心句:“在那兒,我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睂W生找出后,由我過渡:“那里的桃子真的能自采嗎?真的是五千米嗎?真的有桃園嗎?相信讀過課文解答了這些疑惑,你們一定和老師一樣把一個詞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哪個詞是什么?”又提問:“圍繞‘信任’作者想告訴我們什么?”這兩個提問似乎與自己的設計目的不怎么符合,即使是初步感知課文內容,也似乎提得有一點深入。因為從課堂效果來看,在沒有深入學習課文的前提下,學生的體會很膚淺。只能停留在回答出中心句的層面上。
接下來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這是本堂課的重難點。在學習課文主要內容之前,我向學生提問:文章中“人與人”指的是什么?信任與被信任是什么?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讓學生回答,而是讓學生將其融入了歸納主要內容里、回想起來,這樣上課其實并不合理,對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沒有作用。由于之前沒有一定的“坡度”——分析課文結構,歸納段落大意,就讓學生按照事情的發(fā)展順序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寫下來,學生感到很吃力。雖然三次讓學生回答,我也曾三次提出修改意見,學生也在一邊寫一邊修改,最后由我歸納總結一番?墒菑牡诙(jié)課的復習效果來看,差生的效果并不好。目的雖好,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將所想化為文字并能根據老師的提示進行修改——因為在考場上,并沒有老師在一旁指導如何分段、如何歸納段落大意——學生也不會在考試中如平時這樣的分段和歸納段落大意,出于這樣的考慮,才訓練學生在沒有一定的“坡度”的情況下,能夠運用一定的方法歸納主要內容。由這次上課的經歷,使我更加體會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歸納主要內容是必須堅持下去的。
教學反思范文13
《荷花》是葉圣陶先生筆下一篇精美的寫景散文,讓我們領略到荷花婀娜多姿的神韻,感悟到大自然力量的神奇。文章語句優(yōu)美,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荷花的喜愛贊美之情。
教學時,我注重朗讀感悟,增強學生感受語言的機會,通過口誦心記達到深化理解的目的。文章的第二、三段寫出了生機勃勃的荷葉及不同姿態(tài)的白荷花,展示了荷花茂盛的生命力。通過“挨挨擠擠、碧綠的`大圓盤、冒、有的… …有的… …有的… …”讓學生在解詞、析句、悟情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更使學生認識逐漸深化,感情逐漸深入。我采用了繪圖的方法,在學生解說的同時把一幅亭亭玉立的荷花圖形象直觀的展現在眼前。
第四、五段是作者想象的部分,我采用了配樂朗讀與舞蹈表演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意境中感受到荷花的美!叭绻憔褪沁@荷花池中的那朵白荷花。你覺得自己美嗎?”我熱情滿懷的說!懊溃 睂W生異口同聲。我抓住時機,“好!那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一池荷花中的一朵,讓我們一起來釋放自己美的感受吧!”音樂響起,我們大聲誦讀,翩翩起舞又姿態(tài)不一,一時間教室似乎就是一個舞臺,把“我”看到荷花展開的美妙想象再現得淋漓盡致。
課外延伸部分,多媒體出示學生平時常見的鮮花圖片,按照《荷花》的方法口頭作文,效果真是出人意料。
本節(jié)教學我最滿意的是學生學會了寫景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進行
觀察和表達的方法:細心觀察+豐富想象+細致描寫=精美的文章。在以后教學中應該把這種從文本學習到挖掘文本外資源重新生成的方法加以斟酌、使用,真正實現教育的目標:學以致用。不知之處是,在展現荷花美時,荷花圖應該讓學生上臺畫出學生自己文中筆下的荷花,這樣就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從學生的興趣、需要出發(fā)了。
教學反思范文14
《畫》是一年級上冊的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課文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點展開描寫,圖文對應。這就是我本節(jié)課教學目標和方向。這一課是謎語詩。我抓住學生好動、好奇、愛表現的特點,設疑解疑,引導學生觀察我的畫,理解詩意,激發(fā)了孩子們學習課文的熱情,為教學成功地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課前,多媒體不通電,我課前臨時發(fā)揮,用孩子們感興趣的游戲入手,啟迪他們識字的'興趣,既解決了課前空白的尷尬,也為古詩學習生字作了鋪墊。
教學時,我和孩子一起分享了自己的畫—根據古詩作的畫。并讓學生先從整體再由遠到近觀察,知道這是一幅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感受景物的美。并通過實際生活中山、水、花、鳥的對比,以及體驗對比所產生的差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并“總結”詩句,進而達到理解詩句的目的,突破難點。如:站在遠處看生活中的山,模模糊糊,看不清顏色;老師的畫上的山青蘭蔥郁,站在遠處看,卻有顏色,得出詩句“遠看山有色”……是因為山在畫上,不是真實的,一句一句剖析詩句,孩子們的探索欲濃烈,最后明白這不僅僅古人智慧的結晶,還把山水花鳥描寫的生動有趣,還是一個謎語。我抓住詩句中的著眼點,把精力放在詩句的品析熏陶上,借助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在讀中讓學生感悟詩句的美,在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教學反思范文15
用心關注每一位學生:調動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協(xié)調者,這種說法已經成為新課程改革的口頭禪。但是如何把理念的東西轉化為實際的教學行為,還需要理論與實踐相接軌的岔道,這個岔道就是教師根據實際的教學行為,不斷地調整教案的過程,尤其是不斷地和學生心靈相互碰撞的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的教案的過程,因為預設的教案遇到鮮活的個體就會出現很多意想不到的情況。班級授課制是機器大生產時代的產物,現在中國還是一個發(fā)展中國家,教育資源異常短缺,這個大班額的班級可能在中國還要長久保持一段時間。
教案主體與基調是面向全體學生設計的,雖然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就考慮到了個體差異,但是學生的個體差異千差萬別,即使你考慮得再充分,也不能保證在課堂上不會出現“另類”的需求。
這個問題是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一大瓶頸,有時很難解決。我在實際教學中試圖這樣克服這個矛盾:用你的目光盡量“照耀”可能有“另類”需求的同學,多聽聽他們的意見,多觀察他們的反應,多關注他們的表現。
【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教學教學反思11-10
《學會反思》教學反思05-17
關于教學反思的反思05-24
教學及反思12-27
比的教學反思08-29
教學的反思05-17
經典教學反思10-21
教學反思03-05
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04-27
生物教學教學反思07-17